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训练 陈诗雨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期   作者:陈诗雨
[导读] 合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之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初中音乐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之中引入科学的教学对策,不断强化学生的合作效果,从而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接下来我们就将对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训练进行全面的分析。

陈诗雨   广西梧州市第六中学  543000
【摘要】合唱教学是初中音乐教学之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要求初中音乐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之中引入科学的教学对策,不断强化学生的合作效果,从而使学生的音乐能力得到不断提升,接下来我们就将对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训练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训练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191-01

        一、当前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来看,初中音乐教学之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于合唱的重视力度不足,导致合唱教学的时间被其他科目所占用,合唱教学存在着表面化和形式化的问题,最终导致合唱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成果。而有一些学校为了确保初三年级的升学率,往往会做出彻底撤销音乐课程的决定,再加上学生参与合唱活动的兴趣和意识不高,导致整个合唱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开展。除此之外,很多初中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歌唱水平和乐理知识严重不足,这也导致音乐合唱教学活动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1]。
        另一方面来说,有些初中音乐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对学生合唱理论知识的传递之上,忽视了音乐知识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再加上初中音乐课程的课时较少,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实践知识,导致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初中音乐课堂中开展合唱教学的方法和对策
        (一)对合唱教学加以合理分析
        在合唱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歌曲的结构、内容及表达的情感加以全面分析,使学生能够对歌曲的内容加以全面掌握。教师要对学生合唱的声部加以全面了解,进行声部的调整,对学生的合唱方式加以有效设计,从而呈现出更加良好的合唱效果。对于有些合唱项目而言,在声部之中存在着复调性歌曲,那么教师则可以将卡农练习声穿插到练习之中,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声部交换有着更好的适应能力。通过针对性的联系设置,能够使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合唱模式,进而使音乐教学的总体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二)引导学生掌握合唱呼吸的控制技巧
        良好的合唱效果不仅要求学生能够对合唱声部加以有效分配,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对合唱呼吸加以有效掌控。在初中音乐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更要引导学生对呼吸和发声进行全面控制,从而使学生演唱的标准程度得到有效提升。


举例而言,在开展《我和你》这首歌曲的合唱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演唱声部加以有效分配,然后教师要引导第二声部的学生在一声部演唱时调整自身的呼吸,从而使这部分的歌曲得到顺利演唱,提升演唱过程之中学生呼吸的顺畅性。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之中,如果教师让二声部学生突然的插入到合唱之中,往往会导致声音不协调,配合不默契问题的产生,这也就要求了教师能够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气口位置,确保学生在整个合唱过程之中保持顺畅的呼吸,提升合唱的高效性,进而达到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训练活动开展的预期目的[2]。
        除此之外,初中音乐教师也应该在合唱之中对一些细节问题加以调整,比如说由于初中生处于变声阶段,其嗓音与声带也仍然处于发育期,一旦在歌唱过程之中学生过于用力,往往会产生气力无以为继的情况,因此教师要能够教给学生更加合理的支配气息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在歌唱过程之中运用胸腔进行呼吸,从而确保学生演唱方式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师也应该帮助学生开展对应的呼吸训练,确保学生能够在合唱过程之中通过适当的方法开展演唱。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音准训练,尤其是对于音乐知识学习有着浓厚兴趣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对其加以科学的引导,从而使学生能够从合唱活动之中获取更多的乐趣。
        (三)引入合唱指挥教学机制
        对于合唱教学而言,必须有一个指挥者来对合唱活动进行引导,可以说指挥者是整个合唱的灵活所在,所有的合唱人员都必须服从指挥者的手势,才能获取良好的合唱效果。举例而言,在开展《大海啊故乡》这一课的合唱练习时,其中就包含了对于合唱指挥的训练,需要学生能够通过合唱指挥明确对应的手势意图。在这首歌曲的合唱过程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组织学生练习对应的动作,让学生能够对合唱指挥的内容与流程加以全面了解。教师要为学生讲解合唱指挥之中,左手右手的不同含义,使学生明确左手代表的是高声部,右手代表的是低声部,同时指挥过程之中左手也要高于右手,结合歌曲的情绪变化调整手势的动作幅度,如果歌曲的情绪较为高涨,那么手部的动作幅度应该变大,而如果情绪内容相对平稳,手部的动作幅度则应该收敛,对于歌曲之中合唱音量较小的部分,则应该通过手的前推和后拉动作加以调整。
        在合唱指挥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也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合理的教学方案,可能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并非所有人都想成为合唱指挥,教师也不能对学生加以强求,然而教师必须让学生能够理解多种合唱指挥手势的意图,使学生能够在合唱过程之中与指挥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合唱团队,确保合唱活动开展的默契性和协调性得到全面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初中音乐教学之中,仍然存在着多种问题,导致合唱教学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而教师在合唱教学之中也要能够引入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对策,纠正学生错误的发音习惯,培养学生科学的歌唱方法,提升学生之间合唱的默契性,才能确保初中音乐合唱教学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勤英.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训练[J].读与写,2020,17(18):247.
[2]路元乐.初中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有效训练[J].中外交流,2019,26(1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