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期   作者:吉力力·吐尔孙
[导读] 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就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抽象事物和具体事物在数学思维下能有效转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多元化,增加了展开数学教学的角度,为学生在数学道路上的发展做出贡献。数学思维是新课改后学生需要学习和锻炼的内容,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基础内容。

吉力力·吐尔孙     新疆阿图什市格达良乡中心学校  845350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内容就是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提高他们利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抽象事物和具体事物在数学思维下能有效转换,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更多元化,增加了展开数学教学的角度,为学生在数学道路上的发展做出贡献。数学思维是新课改后学生需要学习和锻炼的内容,是学生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基础内容。
【关键词】教学;小学;数学思维;学生;教师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182-02

        数学思维是个笼统和抽象的概念,但是对于具体的要求却是很具体。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数学思维的培养是需要受到重视的,对后续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维的有效融合,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逻辑性更强,数学知识在学生面前难度被有效降低。因为数学思维会促使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转换,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能力,让学生对数学知识采取主动的探索,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在数学思维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时候被良好激发。
        一、靠近生活思维案例引导学生思考
        利用生活中的思维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很好的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模式,让学生的思维与教学内容有效衔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良性思考,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锻炼。生活中的思维案例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熟悉和舒适的内容,可以放松学生的心情,让学生保持在一个轻松自在的氛围中,这样能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
        利用生活中的思维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让教师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更贴近生活,对生活中的素材收集的时候更用心。能让教师的心保持在一个平稳的状态中,对数学教学和数学思维的融合进行有效协调,让数学思维帮助教师设计好数学教学内容,体现教师在生活中的智慧。小学数学教师对生活越了解,搜集到的生活案例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越有利,种类越多,数学教学的内容越丰富。
        利用生活中的思维案例引导学生思考,体现的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理念转变的第一步,改变了教师的教学介入模式,让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性能,让小学数学教学变得有意义。利用生活中的思维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可以很好地让学生的思维在数学思维中进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中,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利用数学思维改善教学方式
        利用数学思维改善教学方式是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体现。增加了小学数学教学的逻辑性,让教师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开始对数学思维进行思考,并进行有效利用,让教师设计出来的教学内容变得逻辑性很强。给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树立了榜样。数学思维只要模式对了,顺着模式往下套就能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设计的时候能很好的应用到。这对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教学体会,丰富了教师的教学经验。
        利用数学思维改善教学方式给了教师思考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时间和机会,让教师对新课改后的小学数学教学有更深入的思考,对其中不好的地方利用数学思维进行反复推敲。教师利用数学思维改善教学方式的过程让数学知识先在教师脑海中过了一遍,也让教师看到了自己教学时学生的反应,对数学知識的吸收情况做出预估。这种有效的思维推敲增加了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吸收数学知识的概率,让学生对每一个数学知识点都有特定的思维模式,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的主动性。



        利用数学思维改善教学方式给了学生一个很明确的学习方向,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步伐,通过数学思维的引领得到数学教学中的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中享受思维推理的过程,大脑在数学思维逻辑下运转,并发现数学知识的合理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事物有一定认知和判断能力,他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会比小学生更投入,教师利用数学思维改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给学生构建了一个有效的思考空间,让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引导学生在其中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正确性。
        利用数学思维改善教学方式是教师进行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具体措施,让教师将数学思维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让其更有价值,能很好地保障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推动学生积极性,给学生数学思维一个良性的锻炼环境,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对数学教学有效改观。数学思维与数学教学有效融合让教师在每次进行数学教学前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思考教学架构、素材选择、每一部分花费的时间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潜能。
        三、利用数学思维构建立体课堂
        利用数学思维构建立体课堂是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措施之一。是新课改后教师进行数学教学的有效方式,让数学教学从横纵面上都进行了改善,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利用数学思维构建立体课堂主要体现在教师对数学教学进行分层的教学形式上,增加实际教学中数学知识的层次,降低学生对数学知识吸收的难度。利用数学思维构建立体课堂让教师看到了数学教学可以构建的角度,教师可以在这种构建模式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拆分、重组,让数学教学立体感和逻辑感都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增加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舒适度和数学知识的全面性。
        利用数学思维构建立体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有很好的效果,这种有效的分层给学生增加了数学知识分层学习的经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有效的层次中得到锻炼,提高了学生数学思维锻炼次数。将较难的数学知识通过分层进行合理简化,方便学生记忆。立体课堂可以增加学生脑海中数学逻辑构建能力,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就像搭建金字塔一样有结构、有内容、有方向。这是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师对教学方法改善的要求,也是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负责。
        利用数学思维构建立体课堂,教师可以先从横面设计搭建好教学知识点,然后从纵面搭建好教学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再利用数学思维中的线索将这两个面扩展成有效连接的六个面,让它们形成一个有效的立体课堂,教师可以在其中随意增加数学知识,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学生的情况在立体课堂中很好地展现,教师从旁观察,对学生进行适度引导,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在立体课堂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学生在立体课堂中的表现是活跃的,教师点燃了教学的激情,增加了教学的动力。教师与学生在立体课堂中能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对学习中的事情配合得更默契,这也方便了教师对后续课程的素材选择,让学生对后续数学课程有所期待。小学是对学生进行数学能力培养的基础环境,教师利用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有效融合,为学生构建了立体课堂,让课堂教学从平面变得立体,让学生能全方位学习数学知识。
        四、结语
        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是新课改后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进行的事情,让教学方法在新形势下有效改善,增加小学数学教学介入点,让学生数学思维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吸收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大脑在数学教学中得到有效锻炼。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对教师教学水平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让教师看到了自己可以改进的地方,利用数学思维对教学设计等进行反复推敲,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效果更明显,促进学生独特数学思维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刘欣,姜金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7(64):105.
[2]李明.数学思维与小学数学教学的结合研究[J].考试周刊,2018(21):82.
[3]刘丽清.试论创新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思维的有效措施[J].考试周刊,2017(15):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