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期   作者:陆霞
[导读] 文章是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提出了使用思维导图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首先,简单介绍了思维导图与如何建构思维导图。其次,分析了思维导图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即利用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思路,利用思维导图拓展想象力,利用思维导图有效提问与建构文章轮廓。

陆霞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垭口镇中心学校
【摘要】文章是针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提出了使用思维导图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首先,简单介绍了思维导图与如何建构思维导图。其次,分析了思维导图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即利用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思路,利用思维导图拓展想象力,利用思维导图有效提问与建构文章轮廓。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文;作文;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212-01

        1.思维导图与思维导图建构
        思维导图即是将思维内容形象化,主要以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作为一个中心点,并且以中心点向外散发若干点,最终形成思维结构。思维导图用于小学作文教学就是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作文的重要地图,按照作文写作要求与作文写作主题,根据所要表达意思与所需要阐述的中心思想,通过思维导图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的开展,刺激学生的写作思维
        2.思维导图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
        思维导图方法就是使用某个关键词或者某个思考点作为核心点与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或者思考点扩充内容,形成文章的框架结构。这种办法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写作。也可以使得学生看到作文写作要求后能够根据自己的经历与思维方式建构写作思路,形成优秀的文章,不至于不知所措。
        (2)有利于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通常情况下,传统的作文教学就是教师给一个写作主题,学生写作文然后交给老师批改。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与交流也就是在这样的批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写作思路与写作情感等方面不能及时的给予指点,在整个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情感交流几乎微乎其微。而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堂上,可以使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促进学生的思维扩展与师生之间情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
        3.基于思维导图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
        (1)利用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思路
        小学生有一定的使用文字表达想法的欲望,但是遇到写作主题又不知道如何表达。小学生对于作文课是满怀期待的,又是有些恐惧的。语文老师想要上好一堂作文课,就是要更加刺激学生的表达欲望,并且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而基于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就是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刺激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引导学生搭建写作思路。


例如,作文课堂上设置的写作主题为“我最喜爱的景色”,教师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刺激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引导学生搭建写作思路,教师的做法:给出学生类似于“春天、夏天”等季节性的名词,根据这些季节性名词让学生想象一下这样的季节代表着什么样的含义,学生可以分组讨论或者一条龙式的表达想法,然后发散思维口述自己想象的情景,有了这样的具体的写作思路,学生可以开展自己的写作,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加入一些自己的感悟或者体会,丰富写作的内容与内涵。例如,作文课堂上设置的写作主题为“我最喜爱的景色”,教师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来刺激学生的思维与想象力,引导学生搭建写作思路,教师的做法也可以为:给出学生类似于“我的家乡、我们的小区”等具体位置性的名词,根据这些位置性的名词,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与自己的日记周记等内容结合在一起,修饰与雕琢自己在日记或者周记中记录的有意义的美丽景色。
        (2)利用思维导图有效提问与建构文章轮廓
        在小学作文课堂上,思维导图促进作文课堂开展不仅仅是教师使用思维导图,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向学生提出有效的问题,然后通过这些有效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写作,建构文章的整体轮廓。例如,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课堂上,设置的作文主题类似于“二十年后的我”等想象类主题,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表发自己的想法,然后给予学生写作的角度,如“眼睛、耳朵、鼻子”等外貌特点,如“活泼、思维”等性格情感方面,如“我的成就、我的能力、我成为了什么样的人”等方面例如,需要写作与水果等有关的主题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布口袋,里面装有各种水果:苹果、桔子、香蕉、猕猴桃、葡萄。引导学生猜这布袋里面会有哪些水果呢?请小朋友一个个前來摸一摸,说说自己摸到是什么?并且还要说说是为什么?然后,引导学生“剥一剥”“闻一闻”“尝一尝”的方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这样的提问与动作,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与思维,刺激学生的初步表达,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想象与回答,从而建构成学生写作的轮廓。
        小学语文作文比较简短,一般学生刚刚接触作文存在抵触性,也认为作文是难点所在,作文可以给学生一种全新的体验,使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对作文的描写更加贴切,思维导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的写作兴趣更加浓厚。教师针对一种作文案例给学生制作出思维导图的模板,让学生按照自己所看所想去填充,甚至可以将自己所造的句子连接在一起,形成写作特色,将作文的语句和中心思想都在导图中体现出来,弱化在学生头脑中作文的难点。例如,教师让学生去写一篇关于春天的文章,就可以从春天→景色→生活等方面做思维导图,增强学生的感知,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作文结构思考,让学生对写作有正确的认知概念。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法让学生想象能力和联想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思维导图的重点是增强学生的思维感知,让学生的思维品质有所提升。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主题,形成一个树状结构,让学生去想象,做联想拓展,也可以让学生对作文题目进行架构,联想可以从事物开化寺还可以从词汇开始更可以从学生的认知开始,展开奇思妙想,这也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鼓励学生创新。除此之外,思维导图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性逻辑思维,让学生去设想和认知,改变大众化的作文构思。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使用思维导图让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也让学生的作文构思更加巧妙。
参考文献
[1]黄文锋.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09).
[2]邵胜男.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3).
[3]盛俊华.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中思维导图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