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分析 卢丽娜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期   作者:卢丽娜
[导读] 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教学目标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各种先进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学生能力的形成要比成绩的提升更加重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创新教学模式,结合素质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目标,加强课堂结构的革新,转变传统教学思想,使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产生兴趣,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卢丽娜    江西省武宁县第四小学  332300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教学目标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各种先进教学思想的影响下,学生能力的形成要比成绩的提升更加重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创新教学模式,结合素质教育思想,树立新的教学目标,加强课堂结构的革新,转变传统教学思想,使学生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产生兴趣,致力于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245-01

        引言
        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阅读内容综合性强,学习难度大,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和考验。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认识到传统阅读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的主流教学思想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创设出行之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重点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储量以及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打下良好的语文基础。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开展群文阅读,增加知识储量
        语文是一个积累性学科,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了知识的积累方面,语文阅读是学生提升学生知识储量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的教学背景下,老师要充分的发挥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势作用,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夯实语文基础。老师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相比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的效率明显更高,具有非常明显的应用优势。群文阅读是一种非常高效的阅读教学方法,在当前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应用的比较广泛,这种阅读模式的开展,可以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储量,是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手段。老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使用这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找出与阅读文章具有相似性质的阅读资料,让小学生进行高效的阅读练习,通过这些文章的关联性,小学生的阅读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升。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引入各种革命题材的优秀作用,开展关联性阅读,由于文章类型的一致性,学生可以在短时间进行高效的语文阅读,储备更多的语文知识,逐渐的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开展,对于小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的提升都具有非常明显的帮助,是一种非常值得提倡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2 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学习的唯一兴趣,决定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有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才能改变之前的学习态度,积极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由于学习状态的改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阅读情境,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情境中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达到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最终目的。例如:在教学“月是故乡明”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将班级所有的窗帘都拉上,营造一个黑暗的课堂环境,在静谧与黑暗的环境中,让学生的目光都集中在班级的唯一一个亮点上,这个亮点就是教师的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一些以月亮寄托情怀以及相思的教学视频,烘托出一个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新奇的上课方式,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实际证明,情境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适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欲望,实现优质课堂的构建。
        3 开展小组合作,加强自主探究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课堂学习氛围的枯燥沉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形成产生了严重的阻碍。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得到有效的优化,针对性的在课堂教学环节增加趣味性内容,构建互动型课堂,通过学生互动的增加,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对文章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享受阅读过程,同时,对语文知识面进行拓展,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引入,对于学生的成长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环节,老师需要进行小组划分,各个小组的人数需要尽量的统一,保持在四到五名左右,然后提出探究性问题,让各个小组围绕这个问题进行自主性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感受到沟通的乐趣,积极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习氛围异常热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有很大的帮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教育领域也需要结合时代形势,积极的进行改进和革新。小学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语文阅读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老师要注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创新,调整教学思路,重点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致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苟军,苟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