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层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2期   作者:江志国
[导读] 分层教学理念是基于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为前提的教学模式,能够将班集体中学生进行有效划分,通过分层带教的模式进行优化、拔高,促进学生多维度发展。因此,本文将通过分层教学理念的运用进行如下分析。

江志国   山东省泰安第十五中学
【摘要】分层教学理念是基于学生为主体全面发展为前提的教学模式,能够将班集体中学生进行有效划分,通过分层带教的模式进行优化、拔高,促进学生多维度发展。因此,本文将通过分层教学理念的运用进行如下分析。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242-02

        一、分层教学理念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针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学习状况、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而提出的教学策略,其主要是依据学生的差异整体特点进行组别分类,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次的教学,使学生自身独特的特点与教学目标相适应,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达到实现学生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和最佳学习状态的目的。分层教学法是相对于其他教学方法来说,比较科学的一种教学策略,这种教学策略承认了学生之间具有差异性的事实,可以促使每一个学生按照自己的个性朝着最优化进行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开发自身的能力,促进学生认识到并实现自身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分层教学法在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分层教学法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其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和先进性。教师要在课堂中真正实施分层教学,教师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感情投资,融洽师生关系尤为重要,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成绩中下的学生作用特别明显,感情的培养要通过老师的工作热情,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上课多用鼓励性语言,和蔼可亲的教态,不能用挖苦、责骂等手段,平时多与学生接触谈心。这样有利于降低学生的自尊心受损,低估学生的学习能力等不良影响。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三、分层教学的课堂运用策略
        3.1 分层设疑,激发思考
        由于学生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无法保持一致的步伐。并且,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因为顾及进度而无法关注到每一名学生的学习状态,或者讲课的难度较深,给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制造过多的阻碍。从而消磨了学生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教学的低效。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设疑的方式。即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等级的问题,让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都能积极投入到课堂思考和学习中,从而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杠杆》一课时,在引领学生学习杠杆的力臂和平衡的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思维,我为学生设置如下分层问题:
        (1)“动力臂是指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这样说对吗?
        (2)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和动力之比是4∶1,则要使杠杆平衡,动力臂和阻力臂之比是多少?
        (3)有一条扁担长1.5m,前端挂质量是40kg的货物,后端挂质量是60kg的货物,肩膀应离扁担前端多少米?
        以上第一问是对动力臂定义的考察,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第二问综合了力臂和杠杆平衡的知识,是中等生和优等生必须掌握的;而第三问则将杠杆渗透到实际问题中,考查学生快速消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对于刚刚接触杠杆的学生来说有一些难度,适合优等生作答。而后我便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问题进行回答。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2 分层测验,促进提升
        测验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以及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但是在设计测验题目时,教师往往会选择保守的方式,以中等生的物理水平来设计试卷,这就很容易造成差生“吃不了”、优等生“吃不饱”的情况。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测验的方式,即将试卷设计成难、中、易三种类型,让学生自选测验。这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准确认识到自己的水平,使学生不会骄傲自大或妄自菲薄;另一方面也能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促使每一位学生向更难的试卷发起挑战,从而真正体现出测验的价值。
        例如:在学习《压强》之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为学生设置三套试卷,分明命名为A、B、C。其中A卷试题最为基础,B卷稍微增加难度,而C卷则大部分是综合型习题。范例如下:
        A. 请判断“物体越重对支持面的压力就一定会越大”这句话的对错。
        B. 小红同学用吸管吸饮料时出现了一个现象,无论她怎么吸饮料都吸不上来,这是什么原因?
        C. 边长是10cm的正方体,重30N,沿斜面匀速下滑。已知斜面对它的支持力是15N,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强大小是多少?
        然后我让学生自由选择试卷作答,而在试卷批改之后,我再鼓励学生领取较难的试卷自行检测。通过这一过程,可以消除学生对物理测验的恐懼或反感,并让每一位学生在物理测验中受益,从而促进学生物理水平的提升。
        3.3 分层拓展,发展个性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初中所学的物理不过是整个物理领域的冰山一角。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虽然部分学生对物理乃至其他理科类学科兴趣索然,但不乏一些真正热爱物理的学生。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分层拓展。即对于不喜欢物理的、物理成绩差的学生进行巩固式拓展,而对于喜欢物理的、物理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拔高式拓展。这对于夯实学生的物理基础以及发展学生个性大有裨益。
        例如:在学习“光学”的内容时,我便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知识水平的差异实施分层拓展。首先,针对部分物理基础差或者对物理不感兴趣的学生,我从网上搜集一些优秀的初中物理光学相关的微课视频分享给学生,比如:光的色散的实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讲解等等;而针对物理成绩优异且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我便给学生推荐一些光学相关的书籍或者纪录片,比如BBC纪录片《光之舞》、书籍《光学原理》等等,并在课堂上选择精彩的部分为学生展示,激发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动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差生弥补不足,帮助优等生开阔眼界,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每一位学生物理水平的提升。
        传统的中学大班教学模式难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升学压力,分层教学模式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物理作为重要的理科课程,物理教学是要与其他理科学科教师积极沟通,将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在检测学习成功的过程中,也要保证题目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增强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信,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景淑红.初中物理实验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文集(十六)[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1.
[2]蔡国秀.初中物理分层教学实践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