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林培培
[导读] 无论是历史的研究还是历史的学习,都离不开史料的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史料,充分发挥史料的教学辅助作用,既能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知识,更好的解决历史问题,提成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分析了对史料的运用策略。

林培培   陕西省西安市经开区第八中学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无论是历史的研究还是历史的学习,都离不开史料的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合理运用史料,充分发挥史料的教学辅助作用,既能丰富历史教学内容,也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深入了解历史知识,更好的解决历史问题,提成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提升。本文以初中历史教学为例,分析了对史料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方法;史料;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11-02

        引言:史料是人类设备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宝贵资料,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重构历史,合理运用史料,能够更加真实的还原历史面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历史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史料分析,可以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意义
        (一)有助于教学方法的创新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结论,轻过程”以及“重知识,轻活动”的现象,同时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相对较少,学生普遍比较喜欢历史,但是不喜欢历史课堂。而史料的运用则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需要经历史料的收集、史料的鉴别以及史料的研习等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获取到大量的历史信息,也能探究历史问题的证据,并且在此过程中还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除此之外,史料的运用,还有助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史料可以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
        (二)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更加强调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背诵,学生的学习十分被动。而运用史料开展教学,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史料的研习来认识历史,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史料中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并对历史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概括,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知识体系。这便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
        (三)有助于学生形成正面的价值取向
        正面价值观取向的引导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以及人文性的特点,因此在德育教育中,历史课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味的采用空洞的说教形式,则会严重影响德育教育的成效。而运用史料,学生在史料的收集、鉴别以及运用过程中能够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并且在此过程中学生经历了一个具有真切感受的情感体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因此正面的价值引导效果会更加显著。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运用史料
        史料的运用,最终目的在于为教学服务,因此,运用史料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只围绕教材开展教学,对相关知识点的讲解比较浅显,理论与史料的结合度相对较低,因此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并且也会影响历史课堂的趣味性。而史料则是历史事件的原始记录,结合教学内容选择史料,能够通过史料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点的理解。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很多的知识点都未曾应用史料进行证明,往往只是简单的极少历史结论,如果只是围绕教材进行讲解,则学生很难准确理解相关历史结论。针对这种情况便需要教师合理选择应用史料,运用史料来对历史结论作出解释,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史料的运用,并不是简单的呈现,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习阅读史料,同时对史料进行认真的分析,这样才能使学生切实的感受到历史的脉搏,提升对历史知识的乐学情绪。与此同时,教师运用的史料类型也应更加丰富,如引入历史图片或者历史影像资料等,相较于枯燥的文字叙述,图片或者影像资料无疑会更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运用史料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需要教师做好教学准备工作,深入挖掘教材,广泛搜集史料,做到史料与教材的有机结合。同时教师还要将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史料来引导和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提升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历史思维能力。从教学的角度讲,史料属于重要的教学资源,运用史料的过程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解读史料的历史背景,在课堂中营造出相应的历史氛围。同时还要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史料,并对史料内容展开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课后思考题,引导学生结合史料进行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教材中的课后思考题普遍具有启发性以及典型性的特点,结合史料来探究思考题,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结束语: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合理运用史料,能够充分发挥出史料的历史教学辅助作用,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段雯. 部编版初中历史教科书课文辅助系统运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2]戴建华,李霞,陈庚. 关于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研究中的思考[J]. 中国农村教育,2019(35):103-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