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张坤
[导读]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而且能启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阅读文章中领悟人生道理和做人的基本品质等。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中加大了阅读学习力度,并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内阅读技巧的基础上,不断延伸课外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能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学习中汲取知识养分、高尚品质等。本文针对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知识运用等层

张坤    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中学泉山湖校区   安徽  淮南  232000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而且能启发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阅读文章中领悟人生道理和做人的基本品质等。在新课改要求下,小学语文教材文本中加大了阅读学习力度,并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内阅读技巧的基础上,不断延伸课外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能充分认识到阅读教学对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阅读学习中汲取知识养分、高尚品质等。本文针对小学生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知识运用等层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素养;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10-0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路
        (一)要以兴趣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在语文新课标要求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以兴趣引导展开阅读活动,并根据学生阅读文章的兴趣点和发展需求为指引,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比如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需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的方式随文识字,让学生感受到阅读识字的快乐体验。那么教师可以针对低年级学生阅读识字能力和兴趣,让学生通过拼音阅读方式逐步掌握汉字的发音、结构、意思等,然后可以结合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有益动画图书、说明图书等,让学生由兴趣阅读到习惯阅读发展。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思路中,教师需要认识到高年级小学生阅读能力比低年级更强,也会有自己喜爱阅读的文本内容。教师要能根据小学高段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喜好,把他们喜欢的某一些故事情节、社会现象、情景事物等作为阅读兴趣设定方向。比如有些学生喜爱科普类知识,有的学生喜爱侦探小说类文本,就可以针对学生阅读爱好展开定向阅读培养。
        (二)要以阅读活动激发学生理想
        随着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累积不断增加,他们的阅读能力、知识涵养也会不断增长,就会产生对未来人生美好的幻想,这是小学生树立人生理想和信念的起源。教师可以此为激励点,让学生认识到通过阅读活动可以增长见识、培养品德、树立人生目标理想等多重好处,让学生产生阅读自觉性,为实现自身的理想而努力。
        比如在教习《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是谁挖的井?人们为什么感激毛主席?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由。学生在阅读这篇文章后就会形成爱党爱国思想,也能明白做人要感恩图报。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以“革命精神”为主题开展同类书籍阅读活动。
        又如在二年级《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一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让学生通过本文的阅读想到雷锋叔叔有哪些优秀的品质,想一想自己要做什么样的人。这种阅读联想思考下,学生会受到理想感召,学会从现实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情感。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尊重学生的阅读需求
        不难发现,小学生阅读需求和兴趣来源于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常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对阅读文本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感兴趣,想要了解故事发展;其二,对于知识答案的渴望,想要解开心中疑团。针对学生的阅读需求和兴趣点,教师可以把学生普遍喜爱的阅读文本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阅读中感悟思想、体会语言文化魅力。比如男女生都喜欢阅读一些跌宕起伏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让把自己当做故事人物,设身处地的去感受人物所处的困境,以及百折不挠后的成功喜悦,让学生从中悟出更多的人生道理。
        又如在教授学生学习《丑小鸭》一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把丑小鸭的生活遭遇和自己的生活境遇相比较,学生就能领悟到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就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白天鹅”。当学生体验到阅读的神奇之处后,就会在心里产生各种疑团,然后自主阅读、自主提问、自主找寻答案。此时,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找出与《丑小鸭》类似的兴趣阅读文本,以各种发问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知识能力,就以《恐龙的灭绝》一文来说,可以让学生对“恐龙如何灭绝的?”这些兴趣问题进行深入阅读,鼓励学生积极表达阅读感想,锻炼学生阅读后的表达能力。
        (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会产生一种知识带来的优越感,也是教师通过阅读进行语文知识讲解的好时机,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自己阅读过的某一篇文章,表达出自己对文章内容的独到见解,以此来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建立自信心。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小组阅读竞赛评比、小礼物奖品等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大力支持下积极投入到阅读活动中来,让学生从阅读中享受到知识学习的满足感。
        教师应该意识到,这种阅读活动的增多是一种知识面的累积,对于日常的语文测验考核是大有裨益的,学生会以成绩的不断优异表现,展示出阅读积累的优越之处。比如有些试卷中会有一些超纲的知识点,通常会导致学生成绩不理想,然而通过平时的阅读积累,学生就会发现一些难度题的答案都在阅读知识中,就会真正发现阅读的功用,真正喜欢上阅读。
        因此,教师要能在课内阅读基础上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把这种阅读效果和享受体验作为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从中不断汲取知识养分和思想精华。通常教师可以展开一些阅读实践活动,比如采取多样化板报知识小结,让学生展示自己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望。此外,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诗文朗诵、主题演讲、话剧表演等活动,让学生把自己阅读知识后的心得体会和情感融入到表演活动中,再以微写作、故事讲述等方式,让学生用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班会表演活动,让学生通过主题知识竞赛、故事内容讲解等形式,展示自己的阅读效果,让阅读能力不断升华。
参考文献:
[1]吕长缨.自主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20,(23):126.
[2]杨僖鹏.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课堂模式[J].课外语文(上),2020,(7):138,140.
[3]范春雨.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思路及对策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6):93.
[4]段仕菊.小学低年级语文自主阅读教学思路分析[J].魅力中国,2020,(4):148.
[5]王春辉.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的思路分析[J].语文课内外,2020,(2):2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