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教学探究 袁亚兰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袁亚兰
[导读] 生物是高中理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重视学生生物成绩的提高。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成绩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培养他们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从生物教学出发,培养他们生物课程核心素养,这样才更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很多高中学校开始对生物教学进行改革,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袁亚兰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江陵中学  湖北  荆州  434000
【摘要】生物是高中理科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很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很重视学生生物成绩的提高。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成绩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培养他们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从生物教学出发,培养他们生物课程核心素养,这样才更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因此,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很多高中学校开始对生物教学进行改革,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生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08-01

        引言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改革过程中,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也提出新标准与新要求。生物这门课程与我们日常生活及人类有着紧密地联系,并对人类社会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在高中阶段体现较为明显。而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生物科学基础知识的总结,因此,在高中阶段学习好生物课程是很重要的,它不仅能促进学生激发自身主观能动性,还可充分将学生学习潜能进行发挥。
        一、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现有教学模式中,教师扮演的是知识的授予者,占据着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而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很难获得独立进行实验、研究和探索的体验。因此,新课改倡导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探索知识,由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合作,探讨知识点的学习,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放到首位,给学生创造出更多自主探究空间,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探究目标和准备条件,并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在教学遗传与进化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重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实验内容相对比较简单,符合高中生的能力范围标准。在学生重复完试验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共同交流讨论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解决措施、实验原理和结果,多层次、多角度地锻炼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思维。
        二、借助翻转课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高中学生同初中生以及小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这些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学习知识的方式以及理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有效地开展翻转课堂,将知识融入生活中,将生活融入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生活,学会生活。例如:在探索“酶的本质”知识点时,设计做馒头时的发面操作过程或做甜胚子的过程,使学生在家与家长共同完成操作。在加深对课本知识理解的同时,体会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从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三、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
        高中教学阶段,学生和老师为了最终的高考都在努力。但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的是,高中生物教学并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们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成绩,更多的是为了使他们能够在今后人生中学会运用知识,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多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生物学习的乐趣。这一过程中需要高中生物教师多多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比如一些热点新闻、身边的社会现象等等,把这些事情与生物教学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们尝试用生物知识进行解答。比如生物教师可以以食品安全问题为例子,与“人体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化合物”相结合,并让学生们进行分组讨论,最终每组派出一位代表回答老师的问题,回答最多、准确性最高的一组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这种方式虽然并不算新鲜,但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他们会在竞争中想要做到最好。这个过程其实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提升自身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机会,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四、灵活运用资源,构建情境课堂
        在高中新课改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活用教材,同时还要不断为学生扩宽知识,带领学生了解与学习课本以外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出发点,充分将生物教材的优势进行凸显。将高中生物课堂设置为灵活性且开放性较强的课堂,而此时教师与新课改标准要求保持一致改变之前固化的教学方式。要将生物教材作为教育教学的载体,并及时与现阶段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结合。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调整,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与方法,理解与领悟教材编写的意图,并结合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提升课堂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光合作用》这节知识时,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使得学生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颜色等,初步理解掌握光合色素的提取方法及在滤纸上的分布。使得学习根据观察掌握光合作用的概念、光反应、暗反应的具体过程及意义等,并有效增强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而在讲解这节知识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去操场和旁边的树林去实地感悟,并去实际感受一下光合作用。在面对这样生活化的问题时,可及时将学生的思路与日常生活实际进行联系。这样不仅可巩固学生理解课堂知识,还能使得学生在日常生活灵活运用知识。
        结束语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他们面对着高考,肯定会有很大的学习压力。而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学生以知识的同时,也要明确学习对于学生的意义,让学生们能够通过学习获得好的成绩,同时也能够获取与此学科相关的拓展性知识,增加自己的技能,提升自身学科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才是更重要的。
参考文献
[1]邓世喜,赵秋程,李友邦.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儒家生命哲学思想[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0):63+67.
[2]张建新.高中生物教学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9):235.
[3]李万军.高中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调查研究[D].延安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