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野下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途径新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郑锐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课程教育的新模式。初中语文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教育方法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初中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改变当今课堂教学的现状,也能够提

郑锐    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民族实验初级中学  湖北  巴东  444324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采取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应用课程教育的新模式。初中语文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很大的重视,在教育方法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进,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初中语文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阶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有利于改变当今课堂教学的现状,也能够提高学生语文学习效果,促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着手,分析语文自主学习的必要性,探究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育教学   自主学习     能力培养   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15-01

        初中生的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因为步入初中学生们已进行有了健全的理解及分析能力,所以在初中的语文教育中不能还是让学生们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而是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习惯,并且现在新课改的实施,提倡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处于课堂的主导位置,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及记忆。下文就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自主能力提升做出了详细的分析。
        一、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过去的教法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不管学生是否听懂,反正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了就行了。这样的教学方法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的课改形势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扮演好幕后导演的角色,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创设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得到展示的和谐学习氛围,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例如,在讲《桃花源记》时,老师可以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学完了本课,你认为课文中的社会好吗?你理想中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请认真思考,并大胆描述一下。一出示问题,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学生以组为单位,主动讨论,积极发言,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还联系了社会现实中的不良社会现象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就在问题探究中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初中学生好动,可以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设计一些适合初中学生的语文活动,在语文活动中,学习语文,提高能力。活动可以灵活多样,丰富多彩,不一定只指课外活动,课内也可以开展一些小型的活动。比如:课前5分钟的讲故事比赛,演讲与口才训练,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课堂的查字典比赛、书法活动、仿句练习、网络资料搜寻、网页制作等活动。


专门开设语文活动课,分小组开展各种语文活动,比如自我介绍、家庭介绍、宠物介绍、家乡介绍、民居介绍;自创相声小品表演、自创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节目主持、社会热点评论、小辩论。通过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淡化某一活动的具体目标,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大目标,在活动中重探究,重应用,让学生在课内学到的东西到实际生活中马上能够应用,获得锻炼的机会,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重过程,重参与,要求全体学生主动经济参与其中,善于与他人合作。重方法,重体验,不需要讲太多的大道理。 
        三、通过问题的巧妙引领, 推动学生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式学习 
        向学生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索,特别适合初中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令学生自行进行解决,不限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可以自行解决,也可以与同学进行互动、互助。一般这样的前提下,学生都会使用与其同学进行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也就是在潜移默化之中激发了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式学习的意识。思考能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行为也是从质疑开始的。质疑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新知识的欲望,教师提问的本身也是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式学习。比如,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愚公移山》一文的时候,就可以视听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在文中愚公妻子对其移山行为的质疑,对比智叟对愚公移山产生的质疑,有哪些不同?之后让学生基于这个问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相互之间进行交流与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式学习,并且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式学习的能力,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成效,确保教学质量。
        四、创新教法,多向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捷克教育家、班级教学的首创者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要想使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能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教师应让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引导,促进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去领会、去发现,在自主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学习方法。
        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 语文教学应创设让学生活动的机会,以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应多提供学生活动的机会,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学生说的训练。还可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因为爱表演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希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使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华。同时,语文教学中的自主学习,需要对“自主学习”的“自主”把握好度。实践中,如果不把握好学习中“自主”的度,一味追求“自主”,课堂也许热热闹闹,但因为缺乏目标导向,反而出现“放之失度”的现象。无论如何,教师都不能忘记自己的“引导”作用,这里所说的“引导”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是起着使学生的潜质得到向善、求真与致美的释放,从而获得真正自由、自主的发展。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新形势的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从而最终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论初中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D].赵重阳.沈阳师范大学2014.
[2]魏书生自我教育思想与学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李冉.上海师范大学2013.
[3]探析初中语文教学文本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D].刘静.华中师范大学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