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比较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蔡娅金
[导读] 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生很容易混淆,所以我常采用比较法以利于学生弄清联系,分清类别。比如:较复杂的写数问题、路程问题、图形教学等、比较法都能帮助学生认清本质、理明概念、明确算理。

蔡娅金   昭通市昭阳区第五小学北校区 657000
【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学生很容易混淆,所以我常采用比较法以利于学生弄清联系,分清类别。比如:较复杂的写数问题、路程问题、图形教学等、比较法都能帮助学生认清本质、理明概念、明确算理。
【关键词】数学   比较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36-02

         比较就是把事物进行对照,找出其相同和相异之处,并针对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作出分类,比较法也是一种较常用的教学方法。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比较法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一、运用比较法解决较复杂的写数问题
         在学生掌握了写数这一知识点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学习复杂的写数问题时,采用比较法来教学,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例如:这种类型的题,一个数有两级,其中一级包含急救中心的电话号码,另一级包含火警的电话号码,其余数位都是0,(要求0只能写在急救电话号码或火警电话号码的前面或是后面,不能加在号码中间),这个数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用到已有的知识,急救中心的电话号码是120,火警的电话号码是119,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发现:要使数最大在组数的过程中就把大数放在前面;相反,要使数最小在组数时就要把小数放在前面。这样刚才在自主学习阶段做错的同学就能够轻松的解决了自己刚才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写数问题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比较法在解决路程问题中的运用
         解决问题,我认为是小学阶段必须掌握的一种知识技能技巧,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做好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我在解決问题的教学中充分利用比较法,使学生更好的理解。例如:张华每天去上学都是先步行再跑步,先步行24分钟,再跑步5分钟到达学校,有一天,他步行14分钟后,就跑步去学校,到达学校时比平时早了5分钟,已知他每分钟步行7米,张华家与学校相距多少米?
         列表表示王强步行和跑步的时间如下:
         通过上表比较发现:这一天比每天少步行24-14=10(分钟),多跑步10-5=5(分钟),也是说张华步行10分钟和跑步5分钟所经过的路程是相同的,根据所需时间的倍半关系可以推出速度之间的关系,跑步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2倍。因为张华每分钟步行7米,所以跑步每分钟7×2=14(米),每天步行和跑步的速度及时间确定了,就可以求出张华家到学校的路程。
         综上所述,我们要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最关键的是要从文字中分析并提炼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式,再根据等量关系式来进行计算。
         三、比较法在图形教学中的运用
         图形教学从字面上理解很简单,但是要真正的做好图形教学,不太容易。我采用多媒体引导学生用比较法来学习,学生更容易掌握。
         例如: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1、比较各种四边形的特征。
         我们认识的四边形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他们的特征如下
         2、探究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通过观察上面表格中各种四边形的特征,经过比较会发现:
         (1)平行四边形所具有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也都有,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属于特殊的平形四边。
         (2)正方形具有长方形的所有特征,所以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3、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分类。
         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类,从对边平行的角度,也可以对它们进行分类。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
         (2)只有一组对边平行:梯形。
         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几个环节的学习,用比较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思路清晰,一目了然,再结合动画设计形象、直接,让学生能够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四、比较法在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不应该只注重结果,概念要引导学生分析、掌握其中的内涵和本质。我在概念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法。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很快就接受了新的概念。例如,教学线段、直线、射线的认识我采用比较法来教学。
         1、线段、直线与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2)联系
         通过列表比较发现线段、射线都可以看作是直线的一部分。这样把三个数学概念进行比较学生就更容易理解及掌握。
         五、比较法在除法算式中的运用
         在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也使用比较法,例如:240÷26=?为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如学生看到240前两位数字“24”只比26小一点,就直接商9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多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交流学习中来,通过交流学习加深对这个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引导进行比较,深入了解试商过程。如果把26看作25来试商,数字虽然更接近,但调商的可能性就较小,而且思考过程教复杂;把26看作30来试商,很容易商小就需要进一步调商,比较而言看作30试商更容易些。通过对比不仅进一步了解了试商的过程,而且对每种方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提高试商能力。
         总之,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比较法的应用比较广泛,也很适用。在解决较复杂的写数问题、路程问题、图形教学、除法算式以及概念教学中的运用,使用比较法都能帮助学生认清本质、理明概念、明确算理。它能够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拓宽知识,打破传统的定式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对老师们的教学也起到了无法取代的作用,让学生简单的学,老师轻松的教。
参考文献:
[1]《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求知钥匙》,豆丁网
[2]黎启阳,《教材全解》,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2018年
[3]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4]俞子夷,《新小学教材和教学法》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年9月第一版
[5]党乐群,王凌.《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四川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