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黄磊
[导读]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语文数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促使其综合水平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就探究德育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黄磊   湖南省安乡县黄山岗中学  湖南  安乡  415600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是教师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应根据语文数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促使其综合水平得到提升。基于此,本文就探究德育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并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学;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30-02

         众所周知,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统称为教育的三大阵地,而在这三大教育中,家庭是教育中的基础,学校是教育中的核心,社会则是教育的延展。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加强,对于“智商”以及“情商”二者谁更重要的问题,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点话题,笔者认为,对于现阶段的初中生而言,二者皆为重要。智商是任何知识的载体,而情商又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关键,二者不可分割。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认知德育教育对于学生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在学习生涯中茁壮成长。
         一、德育教学的重要性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了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要求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是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良好的德育教育,有助于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符合当前新课程的要求,伴随着德育教育所开展的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次,通过德育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认知到现实生活中的利与弊,从而积极的进行学习,夯实语文基础,提升人格魅力,促使个人智商与情商全面发展。
         二、德育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立足于语文课本
         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身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角色,抛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注重创新,重视德育教育,并通过吸取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提升语文德育的教学效果。在学生成长阶段,健全的人格魅力尤为重要,尤其在当下社会人才角逐的今天,健全的人格是学生学习以及生活的保障。为此,教师应立足于语文课本,唤醒学生坚强的意识,从而提升学生的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大自然的语言》中,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特殊的语言,如杏花开了告知人们尽快耕种,挑花开了告知人们赶紧种谷子,通过作者的描述将大自然真实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文章也从侧面描写了人们对于大自然的馈赠应学会珍惜,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个人的私有财产。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提升了个人的思想道德素养,在成长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在遇到别人危害自然环境时敢于说不,不会遇到困难就会退缩,促使学生的人格魅力更加完善。
         (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开展初中语文教学时,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应引起广大教学工作者的重视,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及时的纠正学生出现的心理偏差,为学生日后的学习以及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而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有效的健康咨询途径是极为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的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学习方式,及时发现少数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的进行疏导,解开学生的心理问题,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农村初中学生而言,由于家庭环境以及教学资源的影响,留守儿童以及差生的问题普遍增多,因此,教师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方式,帮助其树立信心,营造温馨活跃的课堂氛围,促使留守儿童能够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成长。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对于现代中学生而言,社会交往能力是最为基本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丰富多彩的开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帮助交警观察违章现象,并在此过程中掌握实际的社交能力,让学生学会遵守社会规则,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学习与发展,从而提升日后的学习效率。
         (四)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
         想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身为一名中学教师,应建立完整的评价系统,让学生在评价中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以及不足,并通过与同伴以及教师的交流,改正自己存在的错误。例如,学生在上课期间出现溜号的现象,教师应指出学生的错误,并运用积极的语言告诫学生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以此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理,促使其改正自己的错误。其次,教师可设置学生评价准则,并张贴在班级明显的位置上,使学生严格的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确保教师的教学环节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抛弃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的将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从而引导学生从被动走向主动,于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郭兴兵.初中语文教学实施德育的材料与途径[J].素质教育 论坛,2010(6).
[2]易斌.例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新学术论坛,200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