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学贯彻学讲计划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努如拉江·图尔荪
[导读] 学讲计划真正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就是这短短几年的时间,学讲结合却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学讲计划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本文旨在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以“学讲计划”的应用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努如拉江·图尔荪    墨玉县扎瓦镇第一中学
【摘要】学讲计划真正渗透到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就是这短短几年的时间,学讲结合却为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学讲计划适应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本文旨在通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以“学讲计划”的应用来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讲计划;贯彻探析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19-01

        引言:数学教学一直是中学教学的重头学科,也是最让学生头疼的学科。随着年级的增加,数学学科的内容也逐渐的过渡到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学生在面对这一转变时很难做到及时地适应和提高,从而使得部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逐渐处于落后的状态。那么“学讲计划”又是通过何种方式来打破这一教学瓶颈,让学生以一种全新的观念和思维来迎接中学数学教学的呢?
        1.“学讲计划”对于数学课堂的积极影响
        该计划在课堂中的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数学的课堂中,该方法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课堂中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最为明显的一个积极影响就是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前所未有的提高。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能够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以往的课堂中很少有发言的机会;这样的学习方式还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认可感,使得学生认可自己,有助于自信心的增强。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情况也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可以知道自己的优势与短板各自在哪里,有利于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增长,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的能力,学生能够在讲解的过程中理清自己的思绪,更加清晰问题的解决方式。同时,这样的学习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活动中更加善于表达自己,不断的学习进步。
        2.学讲计划的具体实施
        2.1精心设计导学案,激活学生的思维
        学讲计划的第一步就是自主先学。为了让学生的自主先学具有针对性,老师要精心设计导学案,并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笔者通过导学案,让学生把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以填空题的形式来加以预习和理解;前后新旧知识的联系、例题引申等以练习题的形式来加以训练和巩固。通过预习导学案,要让学生对将要学的知识进行梳理,能基本掌握将要学的知识内涵,并能够发现、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和疑问。


老师要在导学案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例题,并要求学生在课前一定要完成。
        2.2利用小组交流,以生带生
        学讲计划积极倡导小组合作学习,即兵教兵。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优生带领差生,使优生更优,而差生不再“差”,最终实现共同提高、全面提高。学生在预习导学案的基础上,已经掌握了基本知识,但对于差生来说,肯定会有一些问题和疑问。这些问题和疑问可让学生先在小组内通过讨论解决,最后再由老师总结。小组讨论的意义之一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有时能够生成新的有价值的学习资源。这时,我们老师一定要抓住这个机遇,充分利用这个课堂生成性的资源。如在讨论平行四边形时,导学案中有个要求判断真假的题目。有学生质疑:判定平行四边形除了导学案中的几种方法外,还有没有其他方法 ? 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开阔学生思维的绝佳时机,必须随时抓住并充分利用。
        2.3 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在数学“学讲”课堂上,要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经常开展竞赛活动,学生的成绩会逐步提升。数学竞赛活动要注意如下几点:(1)竞赛内容和形式不要单一化,内容要丰富多彩,形式要灵活多样。(2) 应考虑学生心理年龄特征和竞赛题目的难易程度。如初中学生喜欢进行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竞赛。另外,研究表明,对于简单的竞赛,竞赛会促使成绩上升,但对于复杂竞赛 ( 如解答应用题 ),过分强调竞赛,反而会使成绩下降。对于复杂竞赛最好采用团体竞赛。
        2.4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以往的课堂中都是以教师的降级为主,学生很少进行实践操作,这样的方式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也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应该改变这样的课堂状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在反复的练习中学会运用。只有学生真正的动起来了,学生才能够进行积极的思考,才能够针对问题去不断的进行尝试解决,才能够提升能力,不断的提高自己。除此之外,教学活动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心得的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一方面还有助于学生将思维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能力的有机整合。
        结语:
        总体来说,这样的学习方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能够有效的解决当前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在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仍然要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制定相应的计划,并且要对学生进行适时的引导;教师还要加强对活动的监督,保证活动的有序进行。 。
参考文献
[1]浅谈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互助互动合作学习[J]. 张礼平.  中国校外教育. 2010(01)
[2]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吴小美.  学周刊. 2014(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