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袁思萌
[导读] 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则成为了每位语文教师追逐的目标。如果学生可以构建一套完善的自主学习系统和语文知识体系,那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质量。首先,需要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优化自身的教学观念,主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关于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的探讨。

袁思萌   湖南省常德市汉寿县第三中学  湖南  常德  415000
【摘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能力,则成为了每位语文教师追逐的目标。如果学生可以构建一套完善的自主学习系统和语文知识体系,那么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的质量。首先,需要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优化自身的教学观念,主要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而促进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关于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53-02

         引言
         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的心声,那么如何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高效课堂,则是一项长期并繁琐的工作,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要学会尊重以学生为主体,课堂导入时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对于问题的设置要根据不同的学生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通过师生间,学生间不同的互动方式达到课堂高质量,多方向的互动目标。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现状
         (一)学生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
         虽然新课改得到了一定的深化发展,但是目前小学语文课堂中仍旧存在着一些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中还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很多的学生对教师完全的信任,认为教师讲解的内容都是对的。因此对于教师绝对的依赖,会按照教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这样就会使得很多的学生不喜欢思考,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很不利。
         (二)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相对枯燥
         因为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教师在安排语文教学内容的时候过于紧凑,教师讲解的时间太长,不能够给到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而且教师讲的内容也比较地生硬,不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就很难调动学生去主动学习语文知识,主动参与语文课堂,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得不到提升。
         二、打造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的策略
         (一)利用微课做好课前预习,打造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课堂模式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应该变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因此教师可以积极地利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打造一个翻转课堂。


课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分享导学案和微课视频,让学生自己根据微视频和导学案进行自主的预习和学习,然后根据导学案中相关的预习练习题进行检测,教师根据学生预习的情况针对性设计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中可以鼓励学生自主的发表观点和看法,甚至可以让学生充当小老师上台讲解知识点,教师针对学生讲解的不太对的地方可以进行补充和纠正。这样的一个教学模式真正的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清平乐·村居》这首古诗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个和这首古诗相关的小动画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能够初步了解古诗的内容和一些诗人的创作背景,然后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这首古诗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一些想法进行田园风格诗的指导性教学,这样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也会比较的深刻,会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实践证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合如今的教学实践,只有让学生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够真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之中,而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鼓励学生们进行自主学习,并为学生留下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乐趣。笔者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篇新课文的教授,通常笔者会先让学生们在课下进行预习,使学生在课下能够有充足的时间查字典,扫清字词的障碍。上课后,笔者通常会示范性地朗读一遍课文,然后再让学生放声地朗读几遍,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仔细琢磨文章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含义。朗读完成后,笔者会根据学生的水平提出难易恰当的问题,并鼓励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找到答案,并与同桌进行讨论交流。最后笔者会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对于一些遗漏进行补充说明。在笔者的鼓励与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功地学习完一篇文章后,也应当及时地给予学生适当的表扬,从而鼓励学生继续进行自主学习,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教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这一课时,当学生们完成预习工作后,笔者给学生们留下了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自主去查阅“拂”“干净”以及“春风拂面”等字词的含义。然后在学生们熟读了课文之后,笔者又会让学生们谈一谈自己的感受,最后,通过提出相关的问题以及答疑解惑后,学生就能进一步了解课文的真正内涵。
         (三)安排一些小组成员都可以参与的教学活动
         要使学习小组充分发挥作用,就要使组内成员全部团结起来,一起合作完成一项任务。语文课本里有许多小故事,可以去朗诵甚至变成课本剧。教师应当启蒙学生去思考、去想象,注重课堂的参与性。例如,在《夜莺的歌声》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分配角色,制作道具,来完成一个课本剧。这不仅会促进小组合作的默契,还在准备的过程中,研究了文章的人物情感和思想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合作。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使学生的感官参与进来,切身实际去感悟。选择一些情感强烈的片段,尽可能让学生参与,也可以通过学生的表演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结束语
         语文学科的学习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要能够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要能够积极地探索自主学习的有效模式,全面地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杨君.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探讨[J].课外语文,2019(34):47-48
[2]刘诣.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29):143+145
[3]徐小军.浅谈小学语文自主学习高效课堂的建构[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7(11):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