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冯亮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冯亮
[导读] 现在的教学理念非常看重独立思考。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或布置课后作业,说得最多的就是举一反三。但对学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什么是独立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方引导,通过案例或图形诱发学生对所讲知识点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主动掌握学习进程。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冯亮  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第十小学  四川  凉山  615000
【摘要】现在的教学理念非常看重独立思考。教师在课堂上讲课或布置课后作业,说得最多的就是举一反三。但对学生来说,他们很难理解什么是独立思考。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方引导,通过案例或图形诱发学生对所讲知识点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主动掌握学习进程。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52-01

         引言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往往以数字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从而造成学生对新的数学问题缺乏良好的知识贯通和应用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小学数学老师要深入总结教学经验,通过积极的教学创新途径增强课堂教学成效,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针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价值和作用的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本身对于数学教学学科来说,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时难免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待完善,而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通过自身的深入探究和分析来处理数学问题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所谓独立思考能力就是在学生没有其他人的帮助下独立处理数学问题,获取正确的答案,通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将会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形式,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各种数学技能,提升自身的数学综合素质。对促进其全面发展以及健康成长有着深远影响。所以,在后续的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落实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手段来在各个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一)运用生活实践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因此生活实践是激发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数学老师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去更好地感知数学、理解数学、思考数学。运用生活实践方式开展教学时,要保证生活实践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



         (二)在课上或课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想好好地利用一节课,学生除了在课下认真复习,最重要的就是要跟上教师的思维。如果能紧跟教师的思路,那么,学习数学就将事半功倍。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在需要时抛砖引玉,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思考或相互讨论。如果课堂时间宝贵,教师也可以把这个问题布置为课后任务或作业。印度谚语中有这么一句话:“一个聪明人,永远会发问。”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也说过:“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可见,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提出问题。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出和数学相关学科的问题。数学是很多科学的基础。如果有学生能提出它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那么,他的创新能力就会上一个台阶。
         (三)合理设计针对性问题,培养学生自身思维能力
         教师要合理设计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要采用提问教学法来进行授课,只有让学生产生疑问才会促使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并且要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只有通过为学生设计具有探索性的问题,才将会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启发思维,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具有探索性质的数学问题,因为小学时期的学生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要充分地利用学生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动力。因此,教师在后续的数学教学工作中应落实设计具有探索性质的数学问题。
         (四)运用主题活动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时,数学老师应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老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主题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思维锻炼环境,使学生在活动的参与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老师可以采用奖励的方式,给观察物体最细致的学生奖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结束语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但从整体来看,他们的数学成绩大都不太理想。引导他们把活跃的思维用到数学与学习上,需要教师的努力和学校的资源支持。在数学课上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教师要对每一节课都灌注自己的活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渔”交给学生,不要把他们当成小孩子,而是自己的朋友,平等对待,倾听他们的学习问题或心理问题。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正如韩愈所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参考文献:
[1]孙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读写算,2018(32):72.
[2]欧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读写算,2018(32):101.
[3]王晓凤.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中华少年,2018(33):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