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石磊
[导读]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国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保证教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教学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动积极的完成教学任务,减少教师对学生的督促,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可以伴随学生的一生,在其学习及工作中均发挥正面的作用。

石磊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二中  甘肃  定西  7482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国家要求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工作中,保证教师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确保教学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得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意识,主动积极的完成教学任务,减少教师对学生的督促,培养学生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并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可以伴随学生的一生,在其学习及工作中均发挥正面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自主;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45-02

         引言:高中语文是学生进行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并且语文教学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扩展学生的视野,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语文教学工作失去了自身应有的作用,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只能机械的接受相关知识,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不断改革创新下,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降低学生在语文知识中的惰性,保证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大纲及教师的引导,及时完成阅读、写作、背诵等任务,保证学生逐渐在创新型语文课堂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目的
         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会根据教材的内容,提前制定好教学计划,要求学生进行特定方面知识的学习,学生不能在教学工作中或者课堂教学外根据自身喜爱选择自身想要学习的知识,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丧失学习自主性,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教授的知识。语文是学生理解各科内容的基础,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可以增加学生对各科题意的理解程度,教师在这种认知上更要提高学生的自主性,保证学生可以将语文学习自主性应用到其他学科中,进而提高语文教学工作的水平[1]。
         二、目前高中语文课堂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主动性差,课堂互动少
         现阶段,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会认为自身是课堂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会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板书工作,并且将写作及阅读理解的思路进行固定,保证学生可以使用固定的思维进行答题,以此获得高分。学生在接受教师的阅读及写作技巧后,便使用技巧学习语文知识,导致学生不在通过探究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另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会倾听教师的语言,与教师及同学之间的互动较少。
         (二)教师教学理念太传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素质教育下,国家要求学生进行多元化发展,保证学校可以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多样化人才,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但是在现有的教学方式下,教师为了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语文应试技巧,为机械性的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这种形势下,学生无法提高对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且教师往往会强迫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出现抵触心理,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提高高中生在自主学习语文能力的对策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解放学生思维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认识到新型教学理念下,自身与学生在课堂教学工作中的地位转变,教师应通过提问、导学等方式为学生确定一定的学习主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进而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中,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及时规避学生思想问题。
         (二)提倡小组合作教学方式的使用
         在构建自身学习课堂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积极的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对问题进行探讨,保证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小组教学方式下,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在教材内容教授时,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者为学生提供大量资料的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使得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逐渐的提高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的快速发展。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三《林黛玉进贾府》一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林黛玉及贾府的资料背景,并引导学生根据林黛玉进贾府的情况进行提问、探究,进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2]。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部分,因此,在构建语文自主教学课堂工作中,教师要不断的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保证学生全方位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定期的为学生设定阅读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文章,减少学生对阅读的抵抗,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另外,在选择推荐文章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为学生选择文章,避免文章晦涩难懂,使得学生可以轻松的读懂字面意思,使其可以快速的融入到文章中,加强对文章深意的理解。另外,教师要在学生文章阅读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提高阅读教学工作质量。
         结论: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自身学习策略在语文课堂中实施目的进行分析,明确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进行培养的作用,不断改进教学工作,提高学生学习水平。并且要对现阶段中存在的学生主动性差、课堂互动少、教学理念过于传统等问题造成的原因分析及总结,并且通过提高对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等方式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1]王征远.自主学习策略在高中语文中的应用[J].才智,2019,(9):54,56. DOI:10.3969/j.issn.1673-0208.2019.09.052.
[2]舒明朋.自主性学习在高中语文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206-207. DOI:10.3969/j.issn.1674-9324.2011.12.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