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效果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二西格绒
[导读] 预习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针对学生对于预习的认识不足等问题,我们要详细规划,从细节入手,全面讲解预习方法,对以往的不足加以改善,使学生即使走向社会也能够自主学习,从而为推动创新改革,培养现代化人才打好基础。本文主要分析探索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效果的方法。

二西格绒    四川省甘孜州白玉县第三完全小学  四川  甘孜州  637150
【摘要】预习是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养成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自主预习能力。针对学生对于预习的认识不足等问题,我们要详细规划,从细节入手,全面讲解预习方法,对以往的不足加以改善,使学生即使走向社会也能够自主学习,从而为推动创新改革,培养现代化人才打好基础。本文主要分析探索提高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方法指导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71-01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最关键时期,它可以决定一个学生的命运,因此,在这个阶段,应大力提倡学生课前预习,只有这种方式才能使学生对知识做到心中有数、胸有成竹,教师讲课时才能跟上节奏和步伐。教师也要在此过程中不断努力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有利的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不能被时代所淘汰。
         一、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前预习的问题
         (一)部分学生和教师的不重视
         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可以发现,当教师布置的作业中有预习新课文这一项目时,部分学生在看到这项作业后,仅仅是将课文阅读一遍,有些甚至直接忽略这项作业,抱着反正老师也不检查的心态,对预习任务不重视,甚至庆幸教师布置该类任务的原因就是可以直接忽略。如果学生心态上不能正视这项作业,即使学习成绩好也只是暂时的。部分教师也没有将其当作重要的任务去布置,在布置作业时顺口提一句,以为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在课堂上讲新内容时便会详略失当,从而形成极差的课堂效果,教师若是不能反思到这个问题,久而久之,学生就真的不能重视预习,完成预习任务。
         (二)学生预习方法不当
         部分教师认为学生预习重在自主性,就不对学生进行预习方法的指导,放任学生自行预习,学生自然会以最简单的方式完成作业,造成预习效果差,或者教师本身就没有对预习方法进行深刻的研究,在指导学生预习时,只要求学生将文章读两遍,将哪个重点字词查阅解释,或者总结哪几段的中心意思,当这些预习任务落实到细节时,预习就失去了自主性,变成完成某项具体任务,还是不利于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


还有些教师不能意识自身不足,只是单纯布置作业,不会去指导学生进行预习,使得学生觉得读一遍课文,将生字词抄写两遍就算是预习过了,这样时间长了,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没有得到回报就会对预习产生定向的不良的意识,那么现阶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没有得到有效培养,是一种资源和时间的浪费。
         二、课前预习的具体方法
         (一)在预习过程中进行合作预习
         合作预习也可以达到预习的效果。合作预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以同学之间相互讨论解决,还有就是针对一些有难度的文章,可以进行分组预习,提高同学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讨论的时候,完全可以将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们进行探讨,合作预习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课前预习的方法多种多样,在课前预习时要让同学们先浏览一遍课文,找准适宜本课预习的具体方法,再进行预习。但也有一些同学坚持不下去。所以,老师要对预习效果进行有效的检查。读书的预习作业,要让家长监督、签字或是在课堂教学中检查。其次,合作预习给学生提供了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分享成果、展示个性、体验、分享自己和他人成功的喜悦的机会,促使学生的学习可持续发展。
         (二)使学生课前预习有着明确的目的
         学生带着目的性去进行学习,无非对他们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帮助。小学语文课程往往会有一定的难度,也不容易被小学生们理解。学生需要在课堂上有效地学习知识,才能够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教学任务才能够及时完成。首先,教师应当给予学生预习的任务,让他们带着一定的目的去熟读课文,比如,让他们寻找段落大意以及中心思想句,这样目的性的去预习才能够达到他们想要达成的要求,才能够在系统的文章中定性的去寻找他们想要的知识点。其次,我们应该让学生提高词汇量。老师引导他们将不理解的话标记出来。以及有明确性的摘抄有内涵的诗句。最后,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目的性的阅读单元结束的篇章,阅读单元往往是具有归纳性的。让他们系统的去总结这一部分文章所体现的中心思想,可以让学生的预习变得高效。
         结束语
         新课标提出要以学定教,根据这一理念,我们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基础进行指导教学,体现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就是要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课文,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指导教学,而不是输入式教学法,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下,部分学生和教师并没有重视,教师不教授预习方法,学生在预习时也是读两遍草草了事,或者根本就不完成。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一些具体的指导意见,希望学生在课下能够顺利完成预习任务,并通过团队协作进行督促和指导,还可以提出疑问。运用合理的方法进行预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也有帮助。
参考文献:
[1]陈艳秋.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34):138-139.
[2]马海兰.如何有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6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