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如何培养山区小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和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吉牛一布
[导读] 写作是考察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效果的手段,山区学生相较于城市学生生活环境相对封闭,视野相对狭窄,写作兴趣培养难度更大。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如何培养山区小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和方法,希望可以为提高山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吉牛一布   四川省凉山州美姑县依果觉小学校  四川  凉山  616457
【摘要】写作是考察小学生语文综合学习效果的手段,山区学生相较于城市学生生活环境相对封闭,视野相对狭窄,写作兴趣培养难度更大。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如何培养山区小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和方法,希望可以为提高山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山区小学;语文写作;兴趣培养;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67-01

         引言:语文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学科之一,是培养学生学习意识、学习方法、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课程,是提升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关键学科。语文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教学内容,对教导学生生活常识、开拓学生眼界、培养学生情感和审美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对于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山区环境中的学生而言,语文是他们接触世界的窗口和渠道之一。
         一、山区小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的原因分析
         笔者在四川凉山彝族小学中有数年的教学经验,深入学生群体,发现造成山区小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成长环境问题
         山区相较于平原地区的城市、乡村更加封闭,小学生接触不到太多的外界信息,很难凭借小学生自己来积攒写作素材,每次小学生遇到作文写作题目时都要绞尽脑汁凑字数来完成作业,久而久之他们对写作就存在畏惧、排斥心理。很多山区小学生对大山外的生活存在向往和憧憬,但也存在畏惧和退缩心理,这是不自信、自卑心理的表现,这种心理导致小学生害怕写作,害怕阐述自己的内心世界。还有部分小学生缺乏观察生活的意识,并不能从日常生活中积累到写作素材,每次提起笔都不知从何说起,逐渐对写作失去信心,虽然不至于到畏惧的地步,但没有兴趣也是客观存在的。
         (二)小学教育问题
         与学生一样,山区小学教师、领导层对大山外信息的更新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很多教育领域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模式或方法并不能及时被了解和应用,导致很多山区小学的语文教师还遵循着应试教育的教学路线。山区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即重视学生生字词、语句上的学习和应用,忽视学生在语言组织、语言表达、布局谋篇上的培养。除此外,山区小学的教学资源毕竟有限,学生在学习写作过程中缺乏可借鉴、可模仿的对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笔下无物又如何培养兴趣。



         二、培养山区小学生语文写作兴趣的具体方法
         (一)从口语表达来培养写作兴趣
         很多山区小学语文教师还陷在一个误区当中,那就是从写作中培养写作兴趣。这是一个典型的分隔教学思想,即将语文教学内容按照听说读写划分开,每个单元单独进行。但实际上,这种教学思想已经被证实其无力性。听说读写虽然被称为语言教学的四个板块,但这四个板块并不能完全划分开,相互之间相辅相成才是做好语言教学的关键。写作归根结底是一种表达,都是学生所思所想的反馈,内心想法通过口头表达出来就是“说”,转化为书面语表达出来就是“写”,因此,培养写作兴趣应当从口头表达开始,由浅入深可以提高培养的效果。山区小学缺乏教学资源,可能没有很多的课外读物来补充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说一说对课文人物、课文事件的看法,说一说最近天气的变化,说一说大家传看的课外读物的感受,不需要多具体、多全面,只要能开口表达就说明学生在大脑中已经开始组织语言了,这既是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也是写作的开端。
         (二)带领学生观察生活
         对于山区的孩子来讲,大山里的生活过于熟悉,四季的变化没什么稀奇,民族传统文化是生活的一部分,似乎都没有放入作文的必要。但实际上,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生活才是写作源源不断的素材。小学生大多数都缺乏主动观察生活、对比生活变化的意识和能力,少部分心思细腻的小学生会有所感触,教师需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带领学生完成观察生活这一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收集可用于写作的素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春夏秋冬四季走入农田,去观察不同季节下的农田样貌;可以引导学生在参加村里人婚礼、葬礼、节日庆典后记录下所见所闻;可以带领学生在大山中寻找课文中所讲述的春天、花鸟鱼虫、夕阳、落霞,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之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有了足够的素材,小学生的写作难题迎刃而解,当写作不再困难了,写作也就不再那么让学生畏惧、害怕了。
         (三)采取鼓励教学模式
         教师要多对学生采取鼓励、表扬、期待的教学话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让学生勇敢在作文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比如:在学习某篇课文时,甲学生觉得有一句话写得非常好,对他很有触动,并在探讨阶段勇敢将这一感想说了出来,教师要及时地进行表扬,表扬他对自己感想的总结和表达,并鼓励他将这句话通过改编、模仿的方式用在他自己的作文里。获得教师的鼓励和表扬,能够大幅度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乐于写作。
         结束语:偏远山区的小学生学习生活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教师针对学生的学情和实际需求来开展教学工作,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所见所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以灵活的教学方法辅导小学生进行语文写作,切实提高山区小学生的语文写作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闫晓红.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3):528-5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