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欣赏能力的提升策略 萧发华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萧发华
[导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属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基本环节。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到许多的生字、生词,还能够积累写作方法与优美语句,所以阅读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能够为学生其他方面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实际可用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指

萧发华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陡水镇中心小学  江西  赣州  341212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属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的基本环节。小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学习到许多的生字、生词,还能够积累写作方法与优美语句,所以阅读是学生吸收知识的过程,能够为学生其他方面的语文学习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提升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实际可用的教学策略,旨在为当代小学语文教师指明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欣赏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63-01

         引言: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当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教育者不再局限于“说与听”的教学方式,而是逐渐过渡为“看与想”。从具体的教学中可以反映出,教育者更加看重针对性的文字与语句的教学,致力于让学生从阅读中真正有所收获,这种教育理念引出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可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思维,有助于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科学化发展,为学生在阅读中收获更多的感悟而创造条件。
         一、小学语文阅读欣赏能力提升的意义
         我国新课程语文教学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知能力与理解能力。由此可以看出,语文的阅读能力并不只包括对文本的理解,还有对文字技巧的认知能力,可以概括总结为理解、感受、评价与欣赏等四个方面,并且要综合的选择文本主题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欣赏能力提升教学。学生通过阅读可以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路上的“老师”,能够教给学生许多经验,如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让学生在写作中应用这些积累的素材,文章阅读还可以使学生学习许多写作方面的技巧,如在小学语文《金色的鱼钩》一课中,学生学习到文中许多与人物描写相关的技巧,那么在日后的写作中,学生就可以应用这些技巧,提升自身其他方面的语文水平。所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为学生带来综合性的学习收益。
         二、小学语文阅读欣赏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
         (一)启发阅读兴趣,调动学习情绪
         兴趣是带给学生学习指引的最好老师,可以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带来充足的动力,让学生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度。


在日常的阅读课堂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非常简单的,应先摒除“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换一种具有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收获快乐,那么学生对于语文阅读的兴趣也就被激发出来。如在《草船借箭》的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准备了一个精美的教学课件,其中融入了一些《三国演义》的影视资料,将课文中描绘的内容用多媒体的形式生动的展现出来,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观看的津津有味,当视频播放结束以后,教师带领学生回顾课文中的精彩片段,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十分丰富,教师要善于从庞大的信息数据库中摘选有趣的教学元素,将其融入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使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那么学生就自然会在课堂教学中收获乐趣。
         (二)养成良好习惯,树立正确意识
         小学教师在语文阅读中的教学目标并不仅是带领学生开展阅读教学工作,而是要为学生树立正确的终生阅读观念,这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意识,而并非短期的任务或作业。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培养学生“乐于读书看报”的好习惯,那么教师就要从日常的阅读习惯中做起,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兴趣,使学生终生受益。如在《鲁滨孙漂流记》(梗概)的学习中,教师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整部《鲁滨孙漂流记》,跟随英国作家笛福的笔触完成这场“漂流之旅”。教师可以为学生规定两个月读完这本书或是一个月读完这本书,并在日常的教学中了解学生的读书进度,当学生基本读完这本书以后,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在班会中分享阅读的心得,谈一谈自身的阅读体会。那么学生在表达自我感受的过程中,就需要结合阅读的内容进行思考,这种分享和交流的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阅读习惯。
         (三)总结读书方法,开展高效阅读
         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要端正阅读态度,还要具备一定的阅读方法,才能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教师作为小学生阅读的引导者,要帮助学生总结阅读方法,由于部分小学生的阅读基础较弱,所以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阅读教学时,要和学生一同总结方法,再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如常见的阅读方法有精读法与略读法,精读法可以在阅读本民族优秀著作时使用,逐字逐句的进行分析,使文章的内容和知识点“越读越多”;而略读法则可以在阅读国外文学作品时使用,由于国外文学作品属于翻译文本,略读法既可以为学生节省阅读时间,又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文本总结能力。语文阅读中的方法有许多,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和学生一同总结方法与经验,让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有效的提升。
         结束语:为切实强化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在日常的阅读教学工作中,仍要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对课文文本中语言的表达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中心思想等方面内容进行深度的剖析,由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文字中的情感奥秘。
参考文献:
[1]习铭艳. 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欣赏能力提高策略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2005(12):566.
[2]蔡文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16(15):283-284.
[3]李大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J]. 亚太教育,2016(30):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