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分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的实践与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戴明亮
[导读]

戴明亮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实验学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59-01

         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在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等方面都存在差异,表现出来的学习需求和最高发展区域也不尽相同。然而,在传统课堂上,老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不可避免地面临“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局面。统一的教学进度和“统一标准”的教学评价难以权衡利弊。同一个课堂,既要满足优等生对于知识的渴望,又要给积累较少的学生足够的支持。分层教学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从班级实际情况出发,以学校“二人互助智慧课堂”为蓝本,推动语文课堂的分层教学,通过实践,不断地摸索总结并完善。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撑分层教学:
         一、对学生的合理分层
         班级二人互助小组,实际上就是对全班学生进行分层,这是进行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我们的具体工作:详细介绍学校实施分层互助教学的方案,让学生明确分层互助教学的意义和目的。对学生在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并根据其特长、心理素质、心理发展水平等情况进行全方位考察分析, 综合考察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分层的重要依据,然后将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组合,以优带良,中带次之。在实践过程中,阶段性对表现优秀的小组进行表彰鼓励;给辅助能力强的小组长配备新的组员;同层级学生进行横向比较采取晋级制度;同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分层分组了解与尊重并举。 
         二、 备课分层  
         对学生进行分层分组后,教师在备课时便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备课,在备课的过程中,对A、B、C、D层的同学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这必须在备课时体现出来。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至于使分层教学流于形式。结合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情况,以作文课为例:A层学习目标:主题鲜明,语言优美,结构清晰,内容充实具体,情感自然流露。B层学习目标:主题明确,语言准确,结构安排合理,内容充实具体,情感自然流露。C层学习目标:主题明确,语句通顺,结构安排合理,内容充实,能抒发作者情感。D层的学习目标:不偏离主题,内容充实。
         三、 授课分层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从认识知识的深度、广度,接受新知识的速度,练习、应用的强度等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不同层次学生能够异步达标。


以作文讲评课为例进行授课,AC层交流以A层作品为范本,C层品读赏析,从主题、语言、结构、描写四个维度进行归纳总结A作品的优点,A谈谈对自己文章的看法,并结合C作文给予结构安排的建议,优化C层作文结构。CBD层以此类推。除了二人互助,课中同层次之间的交流也十分重要。各层分大组自主交流,教师引导A层结合作品分析语言的使用,推敲修改完善;B层品析文章结构,重点题、过渡衔接、设置悬念、卒章显志等写法;C层概括文章具体事件,评事件的典型性,事与情的结合度。D层重事件的表述,要求具体准确,积累素材。教师点评:二人小组组内交流的积极性与成效,不同层次的典型作品讲评。细化课堂的目标,让各类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四、作业分层
         传统教学中,给全体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则显得过于简单,只能是浪费时间,相反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可能难以独立完成而只能抄袭,当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需多样化布置不同层级的课后作业。对于CD层学生,教师可布置只要求学生简单应用所学知识即可解决的基础型题目;对于学习中等处于B层学生,教师可布置一些比较复杂地需要理解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才能解决的练习型作业;对于A层优秀学生,教师则要布置一些应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拓展型或创造型习题。 这样布置作业能够显著地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达成巩固基础、深化理解、创新发展的教学目标。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他们,使他们不断得到进步。
         五、辅导分层  
         对D层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辅导内容从最低点开始,主要是调动非智力因素,培养师生和谐感情,激发学习兴趣。.对C层主要是抓背诵落实,指导学习方法,规范答题模式,培养自信心;对B层主要是专项点拨,通过数据分析,主抓薄弱环节,鼓励拔尖;对A层学生进行给予独立思考和拓宽视野、笔触深入的指导,主要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能力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六、评价分层
         评价是学习过程中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学。恰当的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C、D层学生特别需要成功的机会与宽容的态度。不断地给他们提供获取成功经验的机会,学生的自信心和“语文向心力”自然就会提高。A、B层学生的评价标准则不能让A层学生停滞不前,要有更高的目标;B层学生要向A层进军,不要满足于现状。评价出发点都是让每个学生清楚自己的定位,找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明确自己的最高发展区域。有目标的引领,消除他们的不良情绪,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层评价其实也是树立各个层次的榜样,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斗志,最终达到人人学有目标、学有方法、学有所得。
         在“二人互助”与“分层教学”结合的尝试中,我们有过困惑,我们也取得过优异的成绩。互助分层--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素养!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谨以此句与同道中人共勉。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