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侯文露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侯文露
[导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来看,其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教师必须要牢牢把握课堂,注重课堂的效率,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侯文露    四川达州市宣汉县黄石乡中心校   四川  达州  636163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来看,其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教师必须要牢牢把握课堂,注重课堂的效率,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58-01

         小学数学的难度较低,是一种基础数学知识的学习。这种教授内容的简单性并不意味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的随意性,因为所教授的小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概念解析
         课堂教学有效性与课堂质量相近,但是还是存在细微的差别。具体来说,课堂教学有效性注重程度与范围,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一定的空间环境下,教师通过各种方式的正确运用,使得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以此完成教师的课堂教学目标与计划,最终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探索精神,促进学生进步。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有效性,越来越注重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式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优化。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课堂上小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更是珍贵的,因此教师必须要牢牢把握课堂的主动权,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分析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理念缺乏创新性
         思想意识决定行动开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这样才能在课堂中有所体现,使得课程改革更加深入。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来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极大,对于一些经济不发达、较偏远的地区,这种教学理念的落后更加突出。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堂上比较依赖于书本,虽然教材是课堂开展的主要依据,但是不能过分依赖课本知识而缺乏对于学生知识的拓展提升,这样会造成学生知识面比较狭隘,是不可取的。小学数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刻苦钻研的品质,如果因为错误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是得不偿失的。
         (二)教学活动缺乏规范性
         当前强调素质教育,提倡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学习的引导,还要帮助学生进行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实践操作。让学生有自主动手实践的机会是必要的,但是很多教师在引导上有所欠缺,使得这种动手实践的活动流于形式,学生根本不能从中有所收获,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教学情境偏离主题
         当小学生处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下,其学习效率会大大提高,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高。在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时,教师常常会使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视频音乐等,但是问题在于教师缺乏把控能力,导致学生进入情境容易,出来却较为困难。教师需要创设教学情境来引起学生对于该知识点的兴趣,但是也需要将学生拉回到书本知识。过于散漫的教学环境会让学生产生松懈,不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三、新课程标准下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一)改善教学模式
         1.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较弱,常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因此教师不能过分苛责学生,而是要帮助学生融入班集体中,融入课堂中去。帮助学生融入课堂的关键之一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下学生更容易被吸引,从自我的小世界走出来,走到教师营造的课堂中去。教师在进行讲课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关注学生的反应,必要时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来活跃课堂氛围。同时,教师要贴近学生,与学生搞好关系,这样学生才愿意亲近教师,有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
         2. 情景教学。
         数学学习中很多知识点较为抽象,为了进一步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信心,教师有必要利用情景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学习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生必须在小学阶段打好数学基础,这样才能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情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生思考能力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含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一课时,首先通过创设“添加数学符号”的游戏情景,让学生给式子18()2()3()6=18添上适当的数学符号使其等号成立。学生想出了很多种办法,于是接着出示:18()2()3()6=81,让学生继续添加符号,学生一时间陷入了沉思,适当给予点拨:九九八十一。这时有学生突然想到添加两个小括号,那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呢?在于改变顺序。在此基础上继续游戏:18()2()3()6=1,除了将刚才的乘法变为除法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呢?在学生的思考中逐渐的引出中括号的用法。这样在梯度式的情景中,学生的探究欲望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激发,逐步的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从而更好地帮助教师“搭桥”、学生“过桥”,实现有效教学。
         (二)创新小学数学教学理念
         若想突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瓶颈,则需要从思想意识层面抓起,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去。理念的创新要积极寻找突破口,创新是一个过程,重要的在于坚持。理念的创新是教学手段、模式创新的基础,也是影响最终教学效果的最关键的部分。只有准确把握教育理念的正确性,在适应目前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进程进行教育创新,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益的综合素质人才。
         (三)创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方法不能局限于一种,而是要在传统教学方法上继续创新发展。反转课堂的开发、趣味性游戏的贯穿等都是必要的。在不同教学方法使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最终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结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水平有所进步,但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要想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在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的基础上,丰富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模式,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灵活使用和转变课堂教学方法,为进一步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做出努力。
参考文献:
[1]陈君芳.试论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途径[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7):391.
[2]曹秀丽.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9):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