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伟 河北省正定县第六中学 河北 正定 050800
课题类别:立项规划课题
课题名称《在教学中提高初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探索和研究》
课题批准号:2019064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108-01
在课文教学中,为了更具体地抓住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必须紧紧抓住复述这一环。复述的基础是读得琅琅上口,但又不是朗读,必须脱离课文材料而口述,因此它是联结阅读和口语的重要枢纽,是各种言语活动互相配合、互相转化的重要契机。复述对学生来说是记忆和巩固课文的有效手段,是培养口语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领会程度的方法。学生若有了复述的习惯,也就有了开口的初步基础,经常大量的复述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复述整篇课文自然而然地掌握单词、短语、句型的实际用法,掌握各项语法规则。
在课文教学中要重视复述,更要重视复述的方法。复述课文应在学生理解课文、掌握了中心大意、并能较熟练地朗读的水平上进行。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我把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的教学分为两步:
第一步:机械性复述
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借助文字、图、物等进行有控制的复述课文活动。
1、借助启发性词语复述
教师把课文每句的句首词、或谓语动词、或每段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式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边看边想边复述,用词串句、用句串段、由段及篇,层层扩展。
2、看图复述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按图的顺序复述课文。
3、听录音复述
教师放课文录音,先让学生听一句、复述一句;然后再听一段,复述一段;最后听每段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课文复述。这样既训练听力,又培养复述能力,一举两得。
4、根据问答题复述
教师以问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复述。教师先提一些具体的问题,如初中第五册第9课,可以先提问: Do you know who was Thomas Edison? When was he born? What did he like to do when he was young? What did his father see him doing?等等。在问答操练后让学生叙述概括性问题。如: Say something interesting about Edison's childhood. /Say something about Edison's school life./Tell us how Edison helped the doctor.等。
5、回译性复述
由教师或由学生把课文译成汉语,学生听一句汉语用英语复述一句,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6、根据课文概要复述
如第五册第8课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概括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
A new worker came to Smith's factory. The man liked John./The man knew about John's past./John was an honest man.…
7、按表复述。
教师把一些课文的脉络制成图表,让学生根据表中的提示复述。如第五册第7课:
第二步;活用性复述
指学生不用教师提示或暗示,也不要提要自己自由地、独立地进行复述,并且复述中对原课文加以改造、更新,主要有两种形式:
1、变更性复述
复述时学生把课文中的人称、时态、语态体裁等加以变化。如对话改为故事、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等,使复述更灵活多样、生动有趣。
2、缩述与扩述。
复述时学生运用已学的新旧句型,自由地扩展课文的段落或浓缩课文。让学生由机械性复述过渡到活用性复述,符合学生认识能力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教师既要为学生复述能力的发展打下基础,又要不断促使学生向前发展。因此教师不能一直控制学生的复述,教师应鼓励学生逐步脱离各种提示进行独立复述,以便既把前后知识贯通、温故知新,又达到灵活掌握和运用的目的。
在组织复述活动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活动的广度。起初教师带学生复述,随后可培养优生领述。要由个别到集体、由优生至差生,逐步扩大活动面,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切不可让少数学生包办代替。
②为了促使全体学生重视复述课文的活动,可以把复述与背诵作为平时成绩记录下来,要求学生对每篇课文或者是能复述,或者是能背诵。还可提倡竞争,“比谁先会复述。”教师还要通过鼓励和表扬,促使复述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③复述时要把多种形式交替或混合使用,不让学生感到单调乏味,因而失去积极性。
④口笔头结合。教师可要求学生口头复述后,再进行笔头复述,以克服部分学生只会说而不会写的毛病,保证复述的质量。
⑤复述与背诵相结合。背诵是对原文一字不漏、不变的陈述,而复述可以去掉一些无关紧要的词句,可以更改部分内容和表达方式。复述既可以帮助学生降低背诵的难度,又可克服死记硬背的恶习,多样灵活的复述还可使英语学习变得盎然有趣。因此可要求学生对课文的重要段落(或新词语集中的)背诵,对一般性落落复述,两者相互补充、促进,为提高和发生联想和回忆能力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