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泽绒球卓
[导读] 藏区小学实施二语教学多年,对汉语教学格外重视,为了提高其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整体质量,满足素质教育要求,本文就专门探究了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的相关策略,希望实现教学效果提升优化。

泽绒球卓   皮擦乡中心小学
【摘要】藏区小学实施二语教学多年,对汉语教学格外重视,为了提高其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整体质量,满足素质教育要求,本文就专门探究了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的相关策略,希望实现教学效果提升优化。
【关键词】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现存问题;教学效果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101-01

         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与普通地区小学语文不同,其教学过程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与差异性。为了弥补这一教学差异性,提高教学水平,需要首先指出藏区小学的语文教学存在问题。
         一、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的现存问题简析
         如上文所述,当前的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不同于其他地区普通小学,例如我国藏区从来都以藏语为母语,汉语为其次,所以在开展语文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若干问题,亟待解决。
         (一) 学生语文学习习惯不良
         藏族小学生由于多来自边远牧区,所以他们的母语以藏语为主,汉语表达能力普遍较差,无论是在校园中还是家庭生活中,家庭的交流与学校的交流都围绕藏语展开,所以他们的语文教学也是藏语民族语文。在如此情况下,小学生习惯用母语思维展开知、情、意、行表达过程。而在当前的汉语教学中,学生容易因为语言差异而出现语言思路断层,常常会说出四不像的汉语句子。上述情形就说明藏区小学生是缺乏正确的汉语表达习惯的,学习汉语对他们来说难度不低。
         (二) 教师课堂教学指导不利
         实际上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师也缺乏应有的教学指导能力,因为某些小学语文教师的汉语水平不高,所以他们可能无法找到正确的语文训练点,而且训练方法不够恰当,特别是针对学生的手脑并用实践。举个例子,在汉语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让学生认识所学习的生字,但却没有教授他们正确的识字方法。如此一来学生就无法实现独立学习,特别是对汉语的词汇学习无法做到到位,所以学生无法理解词语含义,语文学习水平也无法提高。
         针对上述问题,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需要加以改善,思考提升教学效果的有效对策,争取丰富并优化教学策略,在藏区小学生的听、说、读、写等等能力培养方面下巩固,提升教学效果,实现突破。以下简单提出几点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效果提升的有效策略实施
         (一) 实施激趣教学策略
         激趣教学是当前小学学科教学十分流行的,在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中也应该融入激趣教学内容,通过它来完善二语教育,培养小学生对汉语的学习兴趣。为此,教师要首先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比如说许多藏区小学的汉语教师都是来自外地或是支教身份,所以一定要处理好他们与藏族小学生之间的相互师生关系,确保双方和谐相处。为此,漢语教师要让藏族小学生体会到汉语学习的乐趣,采用激趣教学法就可满足这一点。
         而该教学的重点则是基于“民俗文化联系”的激趣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傣族的泼水节很有名,那么我们藏族有哪些有名的民俗节日呢?”许多学生就回答有“雪顿节”“祈祷节”“跳神节”“藏历新年”等等,这些节日与泼水节一样,都是具有十足娱乐氛围与精神内涵的藏族重要节日。教师可结合这些节日为语文课堂设计情境,希望学生借助《难忘的泼水节》这一课,利用汉语模仿课文展开写作,描述像藏历新年等等节日的流程与欢乐场景。随后还要求小学生能够面向师生朗读自己的作文,甚至用自己汉语复述作文内容,评价他人的作文等等,做到层层深入的激趣教学。而在激趣小学中,学生学习汉语兴趣被激发的同时,他们的汉语书写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也在循序渐进中加强。也通过这一激趣教学过程,藏族小学生的汉语学习自信心也有所增强。
         (二) 实施多媒体教学策略
         藏区小学中的藏族小学生生活阅历较浅,生活经验少且知识面狭窄,所以他们在平时也不善于语言表达。因此教师应该尝试运用多媒体现代信息技术来激发他们,突破固有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希望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等多重感官参与进来,为学生提供鲜活的教学素材。例如在讲解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金色的草地》一课中,教师希望培养藏族小学生本就缺乏的事物观察能力与语言概括能力,结合教学重难点内容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示了金色草地中蒲公英生长开放的过程,每当蒲公英开放,草地就由绿色变成了金黄色,孩子们常常揪下蒲公英玩耍。这一段教学视频再配上优美的音乐就能让学生沉浸其中,身临其境感受蒲公英的花开花落,有感而发。而此时教师就希望学生们能够将对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喜欢的自然景象通过写作的形式描述出来,进而激发他们学习汉语的欲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三、总结
         综上所述,针对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策略应用与教学效果优化一定要遵循当地教育特点,结合二语教学基本本质有效实现教学过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整学习状态,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他们的汉语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德央.藏区农村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及改善对策[J].读与写,2017(26):93-98.
[2]谢煜辉.小学藏语言文学教学研究之藏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4):3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