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提高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唐志清
[导读] 孔子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中历史老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长期摸索和完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具体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创造教学情境,以生动活泼的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从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提高教学效率途径的运用进行分析再提出一些建议。

唐志清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资源镇初中  广西  桂林  541400
【摘要】孔子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初中历史老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长期摸索和完善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针对具体教学目标运用多种方式,积极创造教学情境,以生动活泼的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将从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提高教学效率途径的运用进行分析再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初中历史 教学效率 提高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100-01

         一、农村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现状
         1.农村学生对历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一直以来,在初中各科目的教学中,学生通常只以语文、数学、英语作为学习的重点,而把历史科当小科目看待,认为历史的学习只不过是为了应付考试,使历史的学习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历史科的学习中没有积极性,甚至还对历史科产生了厌倦的心理,教学效果一直不怎么理想。
         2.教师课前备课不充足
         当前教师的备课工作依然停留在传统模式,对知识面的扩展方面还不够充分。部分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比较倾向于运用多媒体进行备课,造成过多依赖多媒体的情况发生,使知识点变得更加繁杂冗长,学生听课的兴趣降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人们关注的热点、焦点,进行加工,创设问题情境,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社会责任感。
         3.课堂教学模式单一
         当前历史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采用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关注较少,学生和教师之间处于“脱离”状态,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并且因为历史的客观性,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提问较少,授课内容较多,导致学生自己主动思考的时间较少,举手发言的时间不多。教师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的的主动性逐渐减少。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首先.结合生活实际创造情境。当学生不能够理解某种现象或者事例时老师可以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去联想。例如在讲到台湾问题时可以先对台湾的历史详细介绍一番继而再对每一个历史节点讲述其中的历史事件加深印象,在教授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可以通过电影《郑成功》和老师自己对情境的渲染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台湾的历史也可以大大加深学生的爱国情怀。
         其次.教师提高语言组织能力,渲染历史氛围。


比如,我讲到八一南昌起义时,我先用低沉的语调讲述背景:1927年,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使得宝山路上血流成河,接着汪精卫发动“7·15”反革命政变,叫嚷着“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反动口号,轰轰烈烈的国内革命失败了,接着我语气一变,用激昂的语气讲: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有没有被吓倒?没有,他们掩埋好战友的尸体,擦干身上的血迹,毅然发动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先抑后扬,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听课效率明显提高。
         最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例如对唐太宗的评价,我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有一位学生说唐太宗是个暴君,理由是他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两个同胞兄弟。我首先用激励性的语言肯定了这位同学,接着我列出衡量历史人物的好与坏的标准。这样一来,课堂气氛热烈的情景就出现了,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了。
         三、学生听课能力的培养
         首先.教师、学生、教科书、多媒体四者的有机结合。例如在讲述清政府末期的腐败落后问题时可以通过对慈禧太后以及其他官员的奢华程度进行描述,尽管学生无法亲眼看见但是老师可以通过细致的描述让学生可以进行想象,对于慈禧太后挪用三千万两军费来修建的颐和园进行描述加深学生对于清政府末期腐败问题的认识。
         其次,应用问题讨论法提高课堂效率。一是问题的设置要新颖。设计出来的问题新颖有趣,就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问题要有启发性。不是问题的问题不要随便问,以免浪费时间,而影响到课堂的效率。三是问题设计难易要适中。过于简单,只要求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引不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兴趣,老师应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去读,去想,其主动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最后,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注意历史的纵和横的联系。比如讲述新航路开辟这一目时,让学生联系郑和下西洋的壮举,让学生对这两个史实进行对比分析。又比如,当讲到中国的改革开放那节时,我就让学生对唐朝社会开放而繁荣,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落伍这些史实进行对比。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就不会像以前一样,老师讲什么就记什么,课堂上的思维就会被激活,从而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指导学生学会记笔记
         记笔记要有一定的技巧,听课笔记不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书写能力,而且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以及提炼内容的概括能力。学生记笔记要避免将笔记记成流水账,不加选择地全部记下来。记得多,记得乱,就会与听课及思考产生矛盾。有些学生记的笔记都赶不上老师讲的速度,为记而记,缺乏思考。因此要培养学生记笔记,记重点问题,记疑难问题,书上没有的而老师强调的要记,次要问题,书上有的,易懂的不要记。老师还要和学生达成默契,比如加重语气重复讲的知识点要记笔记。有时要记的内容太长,学生可以用符号来记,课后再去整理,比如有的学生用帝义表示帝国主义,或用字母dgzy来表示,但符号意义自己必须明确,并且要贯彻始终。如果听课、思考,记笔记发生冲突,要先跟随老师的思路去听课,避免对老师讲的内容无法理解,没记好的笔记先写标题或做出标志,课后再补充完整。如果连写标题或做标志的时间也没有,先放着不记,课后找同学或老师,再把它整理出来。
         结语
         历史是我国文化传统的精粹,其不仅包含着我国整体的发展历程,更包含着我国文化的进步和融合。教师应当将提高教学效率,注重情境教学模式,加强对学生学习历史科的兴趣,应势利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历史文化作为自己的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易守岳.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4
[2]张玉华.探究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未来英才,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