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向巴郎宗
[导读] 新课程改革把素质教育当成是基础,根据改变课程目标、创新课程内容、整合课程框架、健全课程落实健全、展现课堂评价的正面作用等途径,以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让幼儿可以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学目标进行落实,我们要重视师生互动。以互动生成教学模式在幼儿教学中可提高积极性,在师生关系改善及氛围营造中也极具优势。以下将简单分析互动生成教学模式,重点就幼儿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展开详细论述。

向巴郎宗    西藏昌都市八宿县第二双语幼儿园  西藏 八宿 854600
【摘要】新课程改革把素质教育当成是基础,根据改变课程目标、创新课程内容、整合课程框架、健全课程落实健全、展现课堂评价的正面作用等途径,以增强幼儿的综合素质,让幼儿可以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教学目标进行落实,我们要重视师生互动。以互动生成教学模式在幼儿教学中可提高积极性,在师生关系改善及氛围营造中也极具优势。以下将简单分析互动生成教学模式,重点就幼儿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幼儿;互动生成;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11-02

        一、互动生成教学模式
        新时期的幼儿园教学目标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知识教育已不再是教学的核心,而更加侧重于幼儿个人能力的培养,在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实施下,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将变得更加密切,这种教学重心的转移与模式的构建打破了既定的教学模式,非常符合当代教育的需求及发展趋势。从幼儿教学中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应用现状来看,在不同主题下的互动与交流中,幼儿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师生关系也保持着较为平等的状态,越来越多幼儿开始意识到了自身的主体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实际的讨论中,学习氛围融洽,学习积极性与自信心明显增强,在积极热烈的讨论过程中学习效率也大大提高。在进行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教师应抓住其既定的原则,尊重爱护幼儿,在课程中注重气氛的渲染,多鼓励、表扬、肯定幼儿取得进步,让幼儿大胆的去开口说、认真听。
        二、幼儿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1.教师创设情景,幼儿诱发联想
        在幼儿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教学情境进行更好地构建,让师生之间的沟通处于一个良好的引导状态之下。对于抽象事物缺乏足够的理解能力,这是幼儿阶段幼儿的共性。在幼儿课堂教学中构建互动生成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可以创设情景,然后诱发幼儿进行联想。特殊的教学情景能够使知识直观具体的展现而出,可以帮助幼儿及时认识和理解其含义,并且可以促使其逐步在特殊的场合使用相应的知识来表达,从而逐渐提升幼儿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在这一环节教师需要特别注重激发幼儿的情感,情感状态能够直接影响其思维活跃程度,不同的情感状态对其智力思维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轻松愉悦的心境就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活跃。


 
        2.师生互动交流,幼儿探究学习
        幼儿阶段,幼儿自身的思维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活泼好动,如何保持良好的沟通状态和效果,这是我们应该考虑的一部分内容。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幼儿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包括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意识,不断吸收与转化教学理念。应该树立幼儿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需要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与身心发展开展教学活动,关注所以幼儿的个性差异与不同学习需求,保护幼儿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充分激发其学习知识的兴趣与动力,促使小幼儿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让幼儿乐于学习,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交流,促使幼儿能够探究学习知识。  
        3.师生共同讨论,幼儿主动发展
        幼儿教师在构建互动生成教学模式过程中,往往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所有细节,因为小幼儿的思维往往具有一定的创造性与开放性特点,因此,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思路,把幼儿的主动发展作为积极追求的教学目标,不断优化与改善教学过程。 
        4.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反思 
        “幼儿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运用,给幼儿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由于激发了兴趣,绝大多数的孩子爱学了;由于尊重了幼儿的个性体验,部分幼儿开始有个性地学了。课堂上多了动感和鲜活,一言堂变成了群言堂,“让幼儿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确确实实成了广大教师的共识。但是如果我们冷静地思考我们现在的课堂现象,不难发现幼儿的自主及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热闹背后隐藏着放纵、随意和浮躁。有的教师为了突出教学互动,煞费苦心,片面为了追求课堂教学活动的感官上的活跃生动而绞尽脑汁,在教学环节上胡乱加上根本不需要的自学或讨论环节;有的教师则在教室里装模作样地来回走动,心不在焉地对幼儿的回答点头赞许或夸奖,幼儿热热闹闹地说着一些无聊的回答,对于一些很简单的问题讨论得轰轰烈烈……诸如此类的现象有待于对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研读之后,不断地进行改进。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幼儿阶段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对幼儿语言运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素养的全面培养。幼儿教学是幼儿接受教学的初步阶段,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及习惯有利于幼儿后续的学习及成长,互动生成教学模式下,幼儿的主体性可得到充分的体现。从目前我国针对互动生成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来看,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教师在具体的应用中也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反思,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带动幼儿教学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丹.幼儿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研究[J].画刊(高级版).2015(07)
[2]贾彩虹.互动教学模式在幼儿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上).2017(02)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Z].2001-07-0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Z].2016-03-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