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品德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杨文和
[导读] 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和启蒙教育,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品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根基。在当今的时代里,随着幼儿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学领域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品德教育。基于此,本文章对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品德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杨文和   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八美集镇幼儿园  四川  甘孜州  626401
【摘要】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和启蒙教育,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品德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根基。在当今的时代里,随着幼儿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幼儿教学领域越来越重视幼儿的品德教育。基于此,本文章对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品德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教学;品德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117-01

         引言
         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关键期,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未来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报效祖国,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怎样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成为了教学重点。
         一、幼儿品德教育的现状
         (一)没有以幼儿为主体
         在时代的发展下,一些幼儿园在幼儿的品德方面做出了相关的改革。然而,由于传统教育的影响,部分幼儿园仍然坚持着传统的品德模式,依然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模式。这样就导致幼儿在品德工作的传输中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无法主动去思考品德活动传授的知识。幼儿园这样的做法就是没有从根本上让幼儿接受品德知识,最终也不能达到预期的品德效果。
         (二)家长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影响幼儿品德的重要因素
         由于各种因素,父母本身的道德素质水平参差不齐。一些父母本人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基本的道德纪律,例如生活中缺乏优势、粗俗的言行、攀比喜好、容易攀附趋炎附势他人。无法理解对他人的尊重,父母在与他人打交道时的自我中心、缺乏做事的责任感以及其他不道德的品质,都会对孩子的随后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父母作为孩子的道德“榜样”是他们素质低下和行为习惯不良的重要原因,不能指望父母会对其进行教育。
         二、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品德的培养策略
         (一)借助情感教育来培养幼儿的良好品德
         首先,幼儿教师要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感,以此对幼儿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因此,对于幼儿教师而言,要时刻保持积极的教学态度,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积极地在教学中使用文明用语和礼貌用语,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以温柔的语气和富有感情的语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在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与日常教学过程中充当幼儿的道德楷模,充分发挥出自身的道德引导作用,从而帮助幼儿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其次,不断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大力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意识及创造精神。最后,要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设计品德教育的内容,选择适合幼儿接受与理解的教育内容,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多为幼儿讲述一些蕴含品德知识的小故事,积极地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使幼儿能够充分感悟到父母的艰辛,从而逐步认识到自己的美好生活是父母通过辛勤的劳动换来的,进而帮助幼儿逐步养成尊重父母和珍爱生活的优良品质。
         (二)做好幼儿园德育工作
         教师应刻意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并努力为孩子树立榜样,教师需要仔细检查以及反映自身的思想和道德意识、水平。确保言行举止符合教师的专业水平,并改善自身的思想和实践。了解幼儿道德教育的主要目标,幼儿的道德教育萌发了对家园、团体、科学的热爱,培养了正直、自信心、友谊、勇气、克服困难、礼貌,应该养成纪律和道德行为及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个性。教师还需要将这些目标分开,并将其纳入幼儿园的日常生活以及其他教育和教育领域。例如,在小班里讲礼貌是养成幼儿礼貌的好习惯。换句话说,当进入幼儿园时,可以有礼貌地跟老师说早安,有礼貌地跟父母说再见,并积极回答别人的问题。
         (三)利用节日的“孝道教育”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
         每年的三八节、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我们都会邀请家长走进幼儿园,参加班级教师组织的不同形式的亲子活动,通过做游戏、做手工、说真心话等等活动内容,表达节日的祝福,增强亲子的关系,让孩子从小懂得感恩,懂得关爱;重阳节的时候,我们会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到附近的养老院为孤寡老人送上节日的问候,给老人们唱唱歌、跳跳舞,送上食品、手工作品,家长们给老人们洗头、剪指甲、打扫房间,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孤寡老人的关爱,从小培养他们敬老、爱老的优良品质,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家长也切实的体验到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
         结束语
         总之,作为幼儿教师,应该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幼儿良好品德的培养,为促进幼儿良好品德培养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做好幼儿的引路人。同时,要充分整合家长资源,形成家园合力,实现家园共育,让每个幼儿都拥有良好的品德与快乐的童年,为其健康美好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为祖国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杨春叶.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日常教学中的渗透策略[J].学周刊,2019(34):165.
[2]王玉琪.新时代下幼儿品德行为的养成路径探究[J].情感读本,2019(27):18.
[3]王小晴.品德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渗透[J].科幻画报,2019(09):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