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思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3期   作者:吕长万
[导读] 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式下,初中化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为主旨,培养学生在化学课上的合作学习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激发学生的探究知识意愿。然而当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仍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思路模式,阻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基于此,本研究以问题引导式教学思路为研究起始,然后针对学生的的探究实验能力和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思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实效性。

吕长万   湖北省利川市毛坝镇民族初级中学  湖北  利川  445400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形式下,初中化学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为主旨,培养学生在化学课上的合作学习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激发学生的探究知识意愿。然而当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师仍然采用以往的教学思路模式,阻碍了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主探究能力。基于此,本研究以问题引导式教学思路为研究起始,然后针对学生的的探究实验能力和合作学习模式进行分析,旨在通过有效的化学课堂教学新思路,提高初中化学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化学;问题引导;自主思考;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10-093-01

         引言
         根据新课标的重要教学指示,当前的教育要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不能单纯以学生成绩作为单一的评价标准,这就要求教师积极革新教学思路,培养学生自主自觉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并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探究,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尤其对于初中化学教学来说,探究式教学重在教师引导,要以积极有效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化学实验操作,促进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全面理解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学习规律。
         一、以问题为驱动力,引导学生思维转变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问题导入是探究式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可以让教师以化学教材内容为基础,构建学生的自主思维联想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基本原理,提高知识学习和运用能力。尤其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教材内容中基本知识体系框架作为教学思路引导,结合学生的化学知识理解能力,对相关内容中的化学现象、化学原理进行发问。在发问过程中,教师要能在课前部署精密的问题设计,让问题导入具有启发学生化学思维和增强实验探究兴趣的功用,并确保问题导入要把握教学时机。学生在对化学知识的相关问题进行思索和研究的过程中,也就提高了研究思考的兴致,促进了自主探究积极性。
         比如在九年级《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这一堂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物质变化的差异性”问题导入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方式,理解怎样判断物质的变化性质,区分物理和化学两种变化,并从中对比分析两种变化的异同点。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后,就能找出正确的答案,这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化学知识的主动性,也能不断激发学生思维活力。



         二、结合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众所周知,化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强的实验操作性,同时也是把课本知识理论进行实践理解的重要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理论结合实践的学习思维。那么教师在实验课堂上也应积极采用探究式实验教学法,提高学生实践检验知识的探索能力。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的教学进度,把适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相关化学实验课精心设计,并鼓励学生通过互相协作交流的形式自主完成化学实验操作。这种学生亲自参与的实验课堂,能够极大的激发化学探究学习能力。
         以九年级《制取氧气》这一实验课堂教学而言,为了创设出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的教学氛围,教师应该以示范操作和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主,让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步骤。首先,让学生懂得实验的顺序要依次按照设备气密性检查、连接是否稳固、有无漏气现象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试管加热原理均匀的烧热底部,避免因受热不均引发试管破裂等实验失败现象。在学生亲自动手参与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实践学习思考能力,也激发起化学探究热情。
         三、小组学习性探究,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分组学习讨论,可以形成浓厚的学习交流氛围,进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也是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在组织化学实验、化学课讨论等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设立小组形式,由5名左右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并挑选一名组长进行学习任务委派。之后,教师可以利用课堂问题导入方式,让各小组学生以内部交流探讨的合作学习模式展开知识点交流分享,并一起配合完成探究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相互之间共同进步。
         比如在九年级化学课《分子和原子》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进行前先以小组形式划分,然后委派各组组长进行问题讨论,把本课教学中分子和原子的构成方式、运动规律、分子间隔、物质间分子性质等知识点进行组内交流探讨。再以相关选择题、判断题、拓展题等类型的习题方式,让各组组长组织学生探究和回答。最后再以拓展探究能力的问题导入,让各组学生思考分子运动的日常生活现象,并以问题关联性引导学生更好的理解,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和答案。
         四、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化学教学要能体现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积极展开探究式教学方法。这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实现以问题驱动学生思维能力,以探究性实验启发学生知识探索兴趣,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提高。唯有如此,才能让初中化学课堂时刻保持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效率的稳步攀升。
参考文献:
[1]周晔.初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9):31.
[2]黄桂琼.展开初中化学探究式教学的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20,(12):66-67.
[3]杨文广.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点尝试[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8):877.
[4]马俊妮.培养初中学生化学实验探究意识的教学模式探究[J].才智,2020,(7):21.
[5]吴海莲.浅谈探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应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2):668-6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