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生中心、能力本位”课堂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甘雪
[导读] 在现阶段开展中职教学工作时,应该遵循学生中心以及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设计出更加严谨、科学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课堂具有趣味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以此达到教学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

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中等职业学校  甘雪

摘要:在现阶段开展中职教学工作时,应该遵循学生中心以及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设计出更加严谨、科学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课堂具有趣味性、有效性和适用性,以此达到教学目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向社会输送高质量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在职业教育中根据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其能力理念进行教学设计的意义,并提出具体的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关键词:职业教育;学生中心;能力本位;课堂教学
        为顺利开展中职教育教学工作,应对教育事业发展趋势进行充分考虑,并以学生思维为基础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以此突出职业教学优势以及现代化内涵。课堂教学的科学设计,能够协助教师达成教学目标,又可引导教师开发利用教学资源,为教师课堂教学工作打下良好基础。教学活动质量好坏判定需要充分衡量教学对象学情以及基础、教师教学特征与个性以及师生互动习惯及态度等。在学生中心和能力本位条件下设计中职课堂教学,需确保设计策略的有效性及合理性,避免设计的教学活动不符合学生思维情况,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职业教学氛围之中,以此能够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一、合理设计中职课堂教学的意义
        根据以文学为中心和提升其能力的要求来合理设计中课堂教学,能够防止传统观念影响职业教学的效果,以此提升教学质量,确保职业教育教学与拓展学生个性思维以及发展现代化教育行业的要求相符。在设计课堂教学后能够全面优化中职教育的各个科目教学,这对提升教学水平及综合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另外充分考虑学生中心地位以及思维发展、能力提升来设计课堂教学,可将学生和各科目教师间存在的思维差距缩小,保证学生严格遵循教师指导要求和思维方式掌握各类基础知识,防止学习中有思维混乱的情况出现,确保学生用较短时间来通入到教学中,为提升中职教学质量打下良好基础。为满足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应该合理设计中职课堂教学,将职业教学和现代教育事业发展要求存在的差距缩小,以此稳步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合理设计课堂教学符合教育教学及社会发展要求,防止综合教育教学停滞不前。凸显中职教育教学优势,以此建设良性的现代化教育模式。
        二、根据学生中心、能力本位理念进行中职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明确设定教学目标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充分考虑教学内容要求以及学生实际情况,不仅要完成教学任务,也应重是学生接受程度。但在设计中职课程教学时明确教学是重要前提,课堂教学目标是否合理,能够考量教师掌握课程、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认知情况。根据中职教学实际情况,设计的教学目标应注重提升学生能力,并有效进行素质教育。
        (二)充分运用现有资源
        设计中职课堂教学活动时,应确保充分了解各科目教学要求,对各项基础条件进行考虑,引导学生对现有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防止学生固有思维影响其学习各项知识,逐渐提升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以此有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利用学生所掌握的资源信息对教学设计进行规划,确保教学设计学生学习发展要求,是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学习知识。这可凸显学生中心地位,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优化学生自主学习中产生的不良习惯[2]。


并落实学生中心和能力为本的要求,确保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知识时发挥自身思维。
       (三)优化获取知识渠道
        目前中职教育中,获取知识渠道以及教学模式间存有较大差异,确保学生通过合理、有效的渠道获得专业基础知识,在短时间内掌握专业知识,以提升其综合学习能力,并为中职教学改革效果打下良好基础。中职原本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利用教材来获得结论,并灌输给学生,学生被动接收,对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会直接给出解决方法。这使得学生学习各项知识时不具备主动性,也严重影响其汲取理论知识。因此需优化获取知识的渠道,防止学生受到传统思维以及“灌输式”教学模式映象,发挥中职教学优势。
       (四)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用于开端导入部分,主要是通过3-5分钟的情境创设,使学生深入其中,能够发挥集中注意以及带入情境等作用。教师教学中可根据课堂气氛提出问题、穿插故事,以此使学生融入到情景之中,集中听课注意力。这不仅是设计问题,也是课堂管理问题,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能力[3]。
        (五)设计开放的课堂活动
        在进行中职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分成许多学习模块,由此构成小组活动内容,教师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积极参与,从而进入到学习情景中。并且可结合教学内容对合理的活动进行安排,比如角色扮演、课堂辩论、头脑风暴以及闯关比拼等,这不仅尊重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也能够通过趣味活动提升学生能力。学生信任是开展课堂活动的前提,主要是教师进行有效设计和组织,在活动中有效融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和教师更加亲近,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学生表现更加积极,不断迸发出灵感,体会学习带来的乐趣。
       (六)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练习
        作业练习灵活且多样,具有三种功能:(1)设问。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感兴趣,将激发出其求知欲,从而进行有效地进行自我探索和学习,在设问中开展教学工作:(2)巩固知识.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可以深刻理解知识,由此巩固知识,因此加强作业训练使教学的重点环节;(3)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作业更加灵活多样,能够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充满兴致的做作业,并在完成作业后感到喜悦,将会主动进行学习,以此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为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注重作业设计质量。
        结束语
        在中职课堂教学设计中落实学生中心以及能力本位的教学理念,对于职业教育教师而言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教学中全面渗透,根据专业、课程、学生以及学习阶段特点,合理地进行设计,使学生深入理解学习目标,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提升其能力。
参考文献:
[1]贾芹芹.职业教育"学生中心、能力本位"课堂教学设计实践研究[J].职业,2018,(35):33-35.
[2]付晴.中职学校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探究[J].商情,2020,(13):217,216.
[3]刘一凡.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0,(25):210-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