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邓晓铮
[导读] 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也更加重视如何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突出心理学应用效果。

重庆绿科开投橡胶科技有限公司  邓晓铮   400000

摘要: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企业也更加重视如何在企业管理信息化中突出心理学应用效果。心理学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相互融合,最明显的就是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管理质量,突出人性化管理,让企业内部更加和谐稳定,也增强企业的内部凝聚力和职工向心力,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心理学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信息化体系中的重要元素。本文简要对心理学与企业管理信息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在探究了心理学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基于心理学推动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的策略。
关键词:心理学;企业管理;信息化;薪酬管理
        大数据和信息化技术为企业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企业也不再只希望通过企业管理来保证企业制度的实施效果,更多的是期望通过企业管理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深挖内部人力资源,构建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企业内部环境,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应用和推广,必须要以心理学作为核心内容和基础,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企业管理作用,实现企业管理与心理学的相互融合。虽然,目前心理学和企业管理信息化之间的融合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仍然有比较多的问题有待研究。
        一、心理学与企业管理信息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一)心理学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基础
        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对职工进行管理,但由于职工的思维和观念是不断进行变化的,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管理整体效果,也需要企业管理不断进行变换,这就需要以企业管理信息化为核心,实现实时动态管理,以心理学为基础,对职工内心心理的跟随管理,这样才能信息化管理模型更具科学性和可靠性。不同岗位、不同工种的职工心理诉求是不同的,以基层生产部门和销售部门的职工来说,更加关注的是如何获得更高的薪资和报酬,这就需要通过心理学助力企业薪酬管理以及激励策略的实施;而对于企业管理层的职工来说,其内心所表现的心理需求,是考虑如何实现岗位晋升。这就需要企业管理信息化以职工为建设核心,以心理学为建设基础,这样才能使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型能够真正助力企业管理[1]。
        (二)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型是以心理学为构建核心
        对于企业管理来说,其目的并不是对职工进行单纯的管束,而是通过管理来解决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激发职工内心潜意识中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使其可以在达成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同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信息技术,扩大企业管理中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但在单纯的数据信息中,却很容易让企业管理变得更加“生硬”.而引入心理学因素,则能够让企业的“刚性管理”转向“柔性管理”特征,以职工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信息化体系,可以让职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爱,在企业内部营造“家氛围”,从而让企业管理有了更多的“人情味”。因此,将心理学作为管理信息化的构建核心,是符合当前企业管理工作实际需求的。
        二、心理学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分析
        虽然,心理学视角下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也让企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内部凝聚力有了较大提升,但从整体上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只有处理好心理学与管理信息化之间的现存问题,才能让企业管理信息化发挥出实际效果。
管理信息化建设缺少“人本理念”。部分企业管理者片面的认为管理信息化建设,就需要充分发挥出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的应有优势,因此,“细扣、狠抓”每个管理内容,导致企业管理过于严苛,缺少人性化特征,也缺乏人情味。由于忽视了心理学视角的管理体系,导致管理信息化没有站在职工的角度进行企业管理,进而引发比较严重的职工与企业间矛盾问题,这样的企业管理注定是短命的。
        三、心理学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施路径
        (一)细化统筹,找准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
        在新时期的企业间竞争压力逐渐变大,不仅在市场、产品等方面进行着诸多竞争,而且,在企业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以及企业人才之间也在不断进行竞争,这样就需要企业在复杂的管理工作中,找到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和发力点。


简单来说,企业领导者需要明确,想要通过企业管理达到什么目的,这样才能使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更加清晰。首先,对于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来说,企业管理者应当根据企业当前的管理形势和实际管理需求,明确企业管理的先后顺序和主次结构,这样能够让企业管理的侧重点更加明确,进而确保企业管理信息化体系的构建科学性和合理性;其次,企业管理信息化必须要能够真正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企业运营发展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企业的发展与建设产生较大阻碍,而且部分与企业职工密切相关的问题,还会给职工带来较为明显的不适感。因此,在心理学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以为职工解决实际问题为重要目的,让职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重视,以及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这样才能让职工心里增加对企业的认同度和信任感,提高职工的生产力,从而推动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实现企业最终建设与发展目标[2]。
        (二)优化企业管理信息化逻辑关联,构建企业管理信息化运行体系
        对于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来说,完整的内部逻辑关联是实现高水平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必须要确保管理信息化的灵活性和完整性,要让每个管理元素都能够产生比较好的共鸣和关联。比如在企业管理要素中,人才管理和薪酬管理是比较核心的管理内容,二者会对企业生产效率、生产质量、经济效益以及未来发展与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建设企业管理信息化体系时,就需要注意人力资源管理与薪酬管理之间的关联特征,要让管理工作又比较强的针对性和引导性。简单来说,企业需要通过信息化系统,收集职工相应心理数据与信息,不断制定完善的薪酬管理和激励措施,满足职工的心理需求,提高职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这样才能激发出职工的工作潜力,深挖职工的核心价值,提高企业生产力,并在最终形成了具有比较突出联动效果的企业管理信息化体系。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企业职工比较期望能够与企业领导进行直接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以及个人的要求与建议,因此,企业应当建立比较人性化的企业管理内部沟通信息化平台。这样做可以在两方面起到积极效果,一方面能够让职工感受到来自企业的关爱,也让职工认为企业对自己是比较重视的,满足职工期望被重视的心理需求,给职工充足的表述权力;另一方面可以比较好的消除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和误解,职工在信息化平台中说出期望和不满,企业领导再与之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并对职工进行相应的激励、鼓励等心理疏导。通过企业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良好沟通机制,既可以消除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和隔阂,同时也能产生比较好的上下沟通环境,让企业内部沟通不再是由上而下的单方面,而是呈现出上下互动沟通的体系,这样能够正确传达企业管理思想,同时也能让职工更准确的领会企业管理意图。
        (三)找准心理学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共融点,促进二者融合发展
        在新时期的企业管理中,心理学占据着比较大的比重,同时也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因此,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当积极与心理学进行融合,这样才能使企业管理更具主动性和人性化特征,也可以真正助力企业建设与发展,为企业经济发展提供有效帮助。从整体上来看,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应当突出“以人为本”管理理念,以职工为核心和基础,这样才能让企业的管理工作更加贴近职工的心理诉求,实现了企业管理目的与职工心理目标相统一,进而将企业管理的实际效果最大化发挥出来。企业不能盲目进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而是要合理运用心理学,找到二者之间存在的融合点,使心理学和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完美融合,这样才能让企业管理不再生硬,而是在柔性管理中完成企业管理。
        心理学与企业管理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使企业管理变得不再“激进”,而是在“无声无息”中就完成了企业管理。比如通过企业管理信息化中的数据统计和信息处理,可以在实现大数据的支撑下完成对企业职工的心理分析,随时随地进行企业管理,将企业管理与职工的日常生活进行良好关联,这样不仅突出了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渗透性和全局性,同时也实现了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特征[3]。
        对于企业经营发展来说,企业管理是非常核心的内容,可以说企业管理质量和效果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润和生存发展。在信息技术不断冲击企业管理的现实条件下,企业管理人员更需要转变企业管理思想,加强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心理学元素,让心理学能够对企业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企业要细化统筹,找准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着力点,优化企业管理信息化逻辑关联,构建企业管理信息化运行体系,同时找准心理学与企业管理信息化之间存在的共通点,这样才能使企业管理效果更加突出,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培艺,刘凤林.心理学视角下企业管理信息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08):101-102.
[2]王于,田方.基于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20(17):2.
[3]刘雯.管理心理学视角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研究[J].经贸实践,2018(02):265-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