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陶广远
[导读] 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一味被动听讲的局面,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

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新发镇中心学校  陶广远  615100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推广,提高了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一味被动听讲的局面,给予学生较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法促使学生在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的学习氛围中高效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教师可结合实际,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法; 小学数学; 有效运用;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再适应教育发展的要求。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优化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小组合作学习法的优势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将学生分配成若干个小组进行互助性学习,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学生以小组互助的形式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帮互助以及沟通交流,促使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激励,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动力,实现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从而更好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水平的提升。与此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更好地尊重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是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法有效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中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动力的现象,提高了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了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
        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些数学教师的教学理念还不够完善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一些教师低估了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学习能力,生怕学生不能有效解决问题,所以总是过多的干预小组的学习活动,导致小组的交流和讨论经常被打断,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甚至有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仍然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形式,流于表面化,没有发挥出真正的效果和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被有效激发和调动出来。教师没有及时转变自身在教学中的定位,没有真正做到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中心,这些都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二)学生的自制力不强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学生往往比平时表现得更加兴奋,积极性也更强。但是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贪玩,造成在小组交流讨论时目标不明确,缺乏合理分工,成员之间形不成有效的合作。部分学生由于意志力不集中,出现打闹嬉戏、交头接耳的情况,或者讨论与学习无关的话题,扰乱了课堂的教学秩序,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



        三、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策略
        (一)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划分
        科学合理的分组是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合理的分组原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实现小组成员之间的合理搭配。尽量保持每个小组中成员的数量在4到6人之间,不宜过多,也不能太少。并且保证每个小组的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层次实现均匀搭配,让学习成绩好、积极性高的学生去带动学习基础稍差、主动性不强的学生一起学习,促进学生之间一起进步。同时,还要保持不同小组之间水平的大体相当,使不同小组在公平竞争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合理的小组划分不仅可以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好的效果,还可以更好地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相互竞争。
        (二)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合理安排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展开学习和研究。其中,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的选取十分关键。一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学习任务的探究性,不能简单到无须讨论探究个人就可以解决,而是必须依靠小组的学习讨论才有可能探索出答案,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和相互合作的过程中研究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学习任务的开放性。开放性是指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和途径不应该只有一种,而是有多重方法都可以完成任务。这样做更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学生讨论的热情。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使学生可以清楚地理解和明白学习任务的具体内容,促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小组合作和学习。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讨论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保证。在目前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很多学生还是习惯于单打独斗,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小组成员之间形不成有效的交流和合作,影响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可以在每个小组之中安排一个学习积极的学生担任小组组长,由他带动小组成员一起学习,使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更好地参与到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来。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组合作学习法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它更好地尊重了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了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熊天奇.合作学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教研版),2018(11).
[2]叶可.小学数学教学关于分组合作学习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