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系统中的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韩育豆
[导读] 部编本语文教材区别于以往的教材,构建了多层次的助学系统,这是协助学生学习课文,培育语文学习才能的重要工具,贯穿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民建初级中学     韩育豆

关键词:助学系统;部编本语文教材;《老王》
摘要:部编本语文教材区别于以往的教材,构建了多层次的助学系统,这是协助学生学习课文,培育语文学习才能的重要工具,贯穿在语文学习的整个过程中。本文以《老王》为例,具体分析该文助学系统中的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并结合教学实践,确定利用此助学系统提示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使用策略,以及为生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等做指导。
         在语文学习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的载体。2016年9月开始使用的部编本教材,构建了多层次自主学习的助学系统,执行主编王本华提出:“新教材注重构建助学系统”.具体来看,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助学系统渗透在教材的方方面面:每个单元前有单元提示。课文中有预习,有注释。其中,教读课文里,课文后有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自读课文中,课文中有批注,课后有阅读提示。另外还有图片、表格等。丰富多样的助学系统为构建高效的课堂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在单元设置方面,部编本语文教材有与旧教材的编排沿袭之处。“部编本”语文教材结构上明显的变化,是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按照“内容主题”(如“修身正己”“至爱亲情”“人生之舟”等)组织单元,课文大致都能体现相关的主题,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性的线索.同时又有另一条线索,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这种双线编排的方法,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因此,这套助学系统在情感上和知识上对学习者起着助学的作用。本文以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下《老王》为例,探明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助学系统是如何在“人文主题”和“语文素养”中指导教学实践的。
        一、单元导语分析
        (一)“人文主题”分析
        《老王》这篇教读课文编排在第三单元,在整个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下的单元编排里,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分别是“历史杰出人物”和“家国情怀”,第三单元则是以“小人物”为主题:
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关于“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在他们身上又常常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引导人们向善、务实、求美。其实,普通人也一样可以活得精彩,抵达某种人生的境界。
        通过这段导语,我们可以明白编者在这个单元表现出的人文诉求,即引导学生向善、务实、求美。这充分体现了温儒敏“立德树人”的编写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着力让学生感受作者对人性之美的讴歌,体会孤苦微寒的老王纯朴、仁义、善良的品行。
        (二)“语文素养”分析
        在部编本七年级下语文教材中,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单元导读的语文素养要求分别是“学习精读,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和“继续学习精读,调动起体验与想象”。进入第三单元,编者的要求更加深入细致:
本单元的学习注重熟读精思,要注意从标题、详略安排、角度选择等方面把握文章重点,还要从开头、结尾、文中的反复及特别之处发现关键,感受文章的意蕴。



        语文素养的要求层层更新,要求学生关注细节,把握开头结尾和特别之处,特别是从关键语句中领会作者的写作用意。《老王》一文中“他从没看透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他大概压根儿没想到这点。”就可作为分析材料.通过“从没看透”“压根儿”,学生可以体会出老王至始至终的善良,感受他美好的人格。
        二、预习分析
        (一)“人文主题”分析
        《老王》一文中,预习提示提出了两个问题:
        在作者眼中,老王是个怎么样的人?
        在老王眼中,杨绛又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要求学生理解老王和作者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人物的品质,从文本中探求,感受作者一家与老王之间的珍贵友谊,理解两个形象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这两个问题又分别从作者和老王的角度提问,通过不同的方面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二)“语文素养”分析
        如何才能理解老王和杨绛两个人的形象?预习中给我们提出这样的两个方法:“阅读课文”和“再读一遍课文”,这就引导学生应该用反复阅读的方法来理解人物形象。在学生初次接触本篇课文的阶段,给学生提供了感知人物的途径。
        三、注释分析
        (一)“人文主题”分析
        《老王》一文中有作者和作品的解释,对作者杨绛和钱钟书的介绍包括生卒年、身份、相关作品等。又有对“干校”“滞笨”等词语含义的解释。这种注释有利于学生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老王的身体状况,从而进一步感知文章中心思想和理解人物形象。
        (二)“语文素养”分析
        生字词注释,主要是对生字词读音和意义的解释。本文中,如对“伛”“翳”“愧怍”等词注音和释义,首先给学生解决了读音和词义的问题。这是学生读懂一篇文章,理解文意的基础,同时为学生今后的词语句型学习、作文创作提供了素材。
        总之,通过以《老王》为例助学系统的分析,可以看出该本教学理念在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观上又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不仅有相关语文知识的教育和文学技能的训练,也有对受教育者在人格熏陶、道德修养、良好性格的培养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和认同等方面的提升。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本助学系统,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本华.强化核心素养,创新语文教科书编写理念——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主要特色[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7(02):11
[2]温儒敏.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2016(11)9
[3]杨皓楠.部编本七年级语文教材助学系统使用策略研究[D]201805
[4]《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七年级下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