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成就学校品牌化发展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康雁冰
[导读] 马克思曾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一个好的管理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活力,进而能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

本溪市高级中学    康雁冰   117000

        马克思曾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而一个好的管理制度能有效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及活力,进而能创造更多更大的价值。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认为一所高中之所以能保持住品牌优势,除了拥有一支实干、苦干、能干的干部教师队伍外,还有一套在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建立并完善的、适合自身发展管理办法,下面就管理工作方面的一些做法做如下交流。
        (一)集体备课常态化
        集体备课不能仅仅是统一教材进度、作业和课堂训练,它每次都要有新的研讨主题,有应该达成的新目标,有解决重难点问题的新方法,有教师学科素养的新积淀。我校的集体备课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开学初各备课组要在上课前研讨期中阶段教学计划,由备课组长提出纲要,交给全体组员共同研讨。研讨之后,由备课组长形成电子稿,上交本备课组主管领导和教导处,经过审阅同意后,发给全组遵照执行或创造性应用;二是组长在假期就精心构思学期教学计划,每学期的第一周集体备课都要由组长做主备人,定下新学期的备课基调.三是每位组员都要提前用心备课,以便在集体备课时能够质疑问难,全心参与探究,真正解决重难点问题;四是探索创新,不断增强备课组的内驱力。我们受“乔哈里资讯窗”的启示,构建了培养教师四项基本技能的集体备课模式,即公开自我的技能、倾听与回应的技能、问题聚焦的技能、探究与解决问题的技能。培养四项基本技能让集体备课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即每位教师参与备课时都能做到“有问题——会探究——重生成——能建构”,这样的备课组才能同心协力,共同发展,这样的集体备课对保证我们的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升和保证我们的教学水平始终在高品质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课堂教学模式化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做到精讲精评,“121”、“131”课堂模式势在必行。将课堂整体分为三个部分,“121”教学过程大体分为课头10分钟、课中20分钟、课尾10分钟:“131”教学过程大体分为课头5分钟、课中30分钟、课尾5分钟。在统一的课堂模式之下,每个学科、每个年级的备课组,都有最适合本学科、本年级学生特点的课堂模式内核。
以语文组为例,高一语文的“121”课堂模式如下:
        1.课头固定性模式:成语、病句、排序语言衔接题、情景式默写等每课一练。
        课头灵活性模式分为直接导入式,学生演讲、表演、背诵等说唱式,作业讲评式、回顾小结单元知识等三种。
        2.课中固定性模式:讲授新课和作业讲评(30%的重难点由老师讲,70%的重难点由学生,非重难点不讲)。
        课中灵活性模式分为以讲带练、师生互动、学生主体三种。
        3.课尾固定性模式:小结本课内容和重点,强化知识点,突出重点;迁移训练,巩固知识点:学生质疑,解决本课难点
        课尾灵活性模式分为四种:
        对照比较结尾:将本节课重点内容和以前学过的知识进行对照比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拓展延伸结尾:根据所学内容,引导学生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由课内指导课外。



        讨论问题结尾:根据所学内容,多角度多层次地设计问题,鼓励学生相互讨论,相互交流,相互启迪。
        设置悬念结尾:在一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针对下一节教学内容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预习的习惯。
       (三)双定作业课表化
        让学生陷入题海可能是提高分数的方法之一,但绝不是提高分数最好方法。我校之所以高考会取得优异战果,我们认为是因为我们给了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避免老师成为他们头上的盖板,充分利用“鲶鱼效应”,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为了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重解放出来,留给学生充足的自我回顾和梳理总结时间,我们在布置作业上狠下功夫,制定了“双定作业”制度,即每天的作业定时、定量,定时是指每天在规定的自习课时间必须完成规定科目的作业,一般采取文理科搭配,防止学生一味专攻理科或者文科;定量是指教师根据当天授课内容提前将作业内容安排好,一般作业量控制在40-50分钟,这要求教师在作业的选取上要下足功夫。此外,我校坚持做到每天一节固定自习课,考前三天无作业,专做自我梳理总结,还时间给学生。
       (四)校本教材实用化
        好多学校各科都编制了极具各科特点的校本教材,而实用是终极目标.仅以语文为例,如《基础选择一百练》适用于我们“1-2-1”教学模式的第一个“1”,专门练习高考语文试卷13-15题。而随着高考考查形式的变化,已经改版2版《基础选择一百练》.高考试卷中有了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考察,我们专门补充了一版《文言基础过关练——古代文化常识部分》。针对名句默写的变化,我们先后编制了《语境默写全面练》《名句默写收官练》2本校本教材,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是适应学生、适应学生不同阶段学情的专属教材。
        (五)考试管理精细化
        (1)考前科学组织试题。处理好三个关系:已复习的知识和未复习知识之间的关系;简单题、基础题和难题之间的关系;检测知识备战高考和保护学生积极性之间的关系。
        (2)考中严格考试纪律。我校在监考过程中,全程开监控、开手机屏蔽器,教育监考老师严格监考,禁止监考老师做与考试无关的事情。
        (3)考后:我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做到考试结束后当天出分出成绩,尤其是语文这样的学科,一千多张纸卷的批阅量不是一个小数,但是我们的        老师也能做到考试结束当天就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不是所有老师都具备。每次考试过后,老师们都会第一时间上分、分析成绩。每个组都有根据本学科特点特制的试卷分析。几点共同的是:每小题成绩、单科最高分数、学号前15名平均分、班级前15平均分、与对比班前15名差距、本班本学科年级前30名人数、年级前60名人数、对比班年级前30人数、对比班年级前60人数、两班差距较大部分:错误多的选择题题号、原因分析。另外,还有前15名的逐人分析。经过这些数据的层层比对,老师自然就会知晓本班级近期教学在哪部分存在问题,教学就会有针对性,学生也心服口服。而且成绩全组教师共享,共同找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随时调整复习计划,真正实用。
        每次月考后必开教学质量分析会,依据实际需要,灵活采用各种形式,或由校领导主讲,或由备课组长主讲,或由普通教师主讲。分析时拿成绩说话,对事不对人。既有本次考试各班型、各班级之间的比较,有同上一届同次考试之间的横向比较,又有本届学生本次考试和上次考试之间的纵向比较。试题有难易之分,可以看分差;可以看难易程度相近的时候两次成绩的比较。联考时,一定要与兄弟校比较。多方比较,能客观的反映一个阶段我们的教学情况,为下一阶段做好方向上的把握、方法上的指导。每次质量分析,领导、教师都能针对问题,提出科学的改进方案,很有实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