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趣味性策略 冉雪峰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冉雪峰
[导读] 在初中课堂上实施活动化教学,使得课堂更具教育性、参与性、趣味性,对于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理解生物知识,思考生物问题,在活动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实现在活动中思考,思考中成长。

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峰城中学  冉雪峰 636150

摘要:在初中课堂上实施活动化教学,使得课堂更具教育性、参与性、趣味性,对于引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问题,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实现学生在活动的参与中,理解生物知识,思考生物问题,在活动中获得学习的快乐,实现在活动中思考,思考中成长。
关键词:初中生物;趣味性;教学策略
       引言:生物是初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它是学生认识自然,了解自然,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学科。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多措并举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知识背后蕴含的自然规律,提高其生活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高效性。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生物的知识认识太过于浅薄
由于初中阶段是刚开始接触生物教学的阶段,所以开始学生对生物会有很高的新鲜感,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在生物的实验中,学生对实验的机器和事物都有很大的兴趣。但是这只是表面的现象,初中生只在乎实验过后的结果,而它的过程和原理都被其所忽略。因此,初中生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只对实验比较有兴趣,但对实验的原理以及知识的认识太过于浅薄。
       (二)学生缺乏生物教学的积极性
         目前许多教师都有一个普变的现象,就是在生物教学时教师只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好课堂笔记就行.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只是一个被动学习的状态,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利用自己的思维能力,不去思考问题,从而导致学生快速地对生物教学失去兴趣,对生物教学没有积极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
        (三)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现在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都普及到了传统的教学中,为初中生物教学提供了更多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目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都没有把信息技术充分地运用到课堂中,教师依然用人工讲课的方式来完成授课,忽视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让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去进行学习。
        二、初中生物课程教学趣味性的策略
        (一)利用课堂游戏创设相应的情境
        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性因素。所以在初中生物教学情境创设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增添相应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中积极自主地进行课堂知识的探究与学习,以保证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初中学生思维活跃、爱玩的心理特征,为学生创设有趣的游戏情境,增添生物课堂的生机与活力,以此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哺乳动物》一课时,为了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有趣的小组对抗游戏。教师先把班级里的学生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然后让两个小组进行哺乳动物的接龙对抗赛。通过这个有趣的课堂游戏,不仅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积极探究过程中感受生物学习的乐趣,还可以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强化对哺乳类动物形态结构、生理等特征知识的掌握,以保证学生课堂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
        (二)加强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
        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教学课堂都使用了高新技术手段。教师在课堂中是学生的引导者,应该主动去学习这些高新技术,并将这些技术应用在自己的课堂中。在生物课堂上,很多实验的难度系数比较大,实际操作也难。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学生自己操作之前,使用多媒体投影等技术对生物实验进行模拟演示。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实验的具体操作和实验现象,并在理解实验操作步骤的基础上减少误差。例如,教师在进行“种子萌发释放二氧化碳”实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演示实验过程,让学生注意实验步骤,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三)开展生活教学,降低学生的学习坡度
        例如,在讲授“花的结构”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运用如下的方式开展教学。首先,吸引兴趣。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一朵花慢慢开放的整个过程。其次,展示花的构成。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将花的整个部分进行分解,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拼凑,让学生直观、清晰地分清花的各个部分。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按照多媒体中花的各个部分的介绍,掌握花的整体功能,并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成果。在学生的分享过程中,教师印象最深的是小于的回答。他边移动鼠标,边进行解说:“我们由外向内观察。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花萼和花瓣。它们可以保护花的内部结构。花瓣的色彩可以吸引昆虫传粉。其次,我们往里看,可以看到雄蕊和雌蕊。雄蕊一共有六枚,由花药和花丝构成。花药中有黄色的花粉。花丝负责支撑花药。雌蕊位于花的中央,是单独的一枚.雄蕊从上到下的组成名称为柱头、花柱、子房。我用鼠标点击子房的内部,大家可以看到内部的胚珠,还有胚珠外侧的子房壁。”教师运用多媒体授课,让学生更为形象地观察生活中的生物,降低学习坡度,提升初中生物的教学质量。
        结束语
        在生物教学中开展课堂活动是培养学生的学习情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主要教学模式。它使得课堂更具实践性,更具创造性,更具教育性,使得枯燥的生物知识变得充满趣味,使得知识获取的过程灵活多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物课堂的关注度和满意度,实现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基础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师应顺.如何提高初中生物课程教学的趣味性[J].天津教育,2019(24):83+85.
[2]纪庆雷.趣味实验在初中生物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19(06):126.
[3]翟美娟.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下的初中生物趣味化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20):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