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其转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郑梅
[导读] 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育界开始越来越认可素质教育。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荣将镇中心学校 郑梅 674800

摘要: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育界开始越来越认可素质教育。为了良好的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教师需要良好的将学困生的问题进行解决,让全体学生获得共同进步。因此,文章当中将具体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提出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小学数学学困生即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成绩暂时落后,不能跟上教师的讲课节奏,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不高,不能良好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点。学困生的出现对数学教学质量带来严重的影响,并且给学生数学学习带来较大的压力。因此,探讨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策略非常必要。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
        (一)学生自身因素
        在我国的教育环境下普遍存在小学数学学困生,经过认真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可以了解到,学生自身因素对形成小学数学学困生有着非常大的影响。首先是学生自身的学习习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生保持较大的学习动力,可学生数学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数学难点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深入学习小学数学知识,更不能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其次,智力因素。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与学生自身智力因素有着较大的关系。智力因素也变成了造成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的重要原因。
        (二)家庭原因
        父母并未充分重视自己给孩子带来的影响,学困生的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能力的建立过程中,父母发挥出不可小视的作用。当前独生子女数量很多,容易产生溺爱孩子的现象,不愿意孩子们吃一点点苦,让小学生慢慢产生了懒惰心理,只要碰到学习上的困难就放弃,不前进。而很多父母以为学生所学的小学知识简单,并不重要,所以也不会监督学生进行学习,长久下去,学生也不会把学习看做一件重要的事,觉得学习根本并不重要。
        (三)社会原因
        当前的社会下,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诱惑,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影响。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涌现出各种媒体,手机、电视、电脑等直接转移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导致学生不愿意花费精力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从而非常容易造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出现。
        (四)教学原因
        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加顺利的完成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学速度,讲课速度太快,害怕学生在考试当中遇到平时没有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点,不能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导致学生无法跟上教师的讲课速度,导致学生放弃听课。长久下去,学生数学学习思维受限,变成学困生。此外,部分教师教学方式不当,依然采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提不起兴趣,特别是有部分教师根本看不起成绩不佳的学生,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如果出现问题,那么教师会首先想到是学困生造成的。由于学生需要承担学习与精神方面的压力,更不愿意主动学习数学知识。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端正态度,科学学习
        1.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掌握每一名学困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为学困生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教师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指导学困生在课前展开良好有效地预习。比如先要告知学生们明天需要回答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够回答正确,那么教师就可以为学困生提供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促使学困生积极主动展开课前预习。并且建立起竞争机制,科学合理对学生展开分组,比赛在讲解内容时哪一组表现更佳,让学生对预习内容提问,帮助学生养成及时发现问题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展开质疑。



        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学困生要在正确认识数学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掌握正确的学习数学知识的方法,只有充分了解数学的特点,才能更好地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找到适合的方法,不是盲目地做练习题或者报班,不然会耗费大把的学习时间,无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导致学生出现厌学心理。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与教材展开一定的互动,理解所学数学知识。因此在学困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不是死记硬背数学知识点。为了更好的转变学困生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生主动探究与交流,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的直观、形象与抽象思维进行结合。此外,教师以及家长要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导,让学困生能够全面系统的认识数学知识点,从自己的不足出发总结经验。学困生最重要的就是要夯实基础,因此需要对数学知识展开系统复习,强化不足之处,提高学习能力。教师要与家长展开合作,监督学困生完成作业,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科学教育,言传身教
        父母要积极主动与教师展开交流,经过与教师之间的沟通,家长逐步转变不正确的教育态度与模式,强化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降低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的不良影响。另外,家长要与教师随时保持联系,与教师交流孩子的心理的变化、与其他同伴之间的交往、上课学习以及完成作业的情况、学习成绩的改变等,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当中的具体表现,并且家长可以向教师反馈学生在家中学习的具体情况,一同研究转变学困生的策略,为了转变学困生主动配合学校的各项工作。并且,父母还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坚定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三)发挥社会的支持作用
        首先,增加对学校数学学科的投入力度。学校生源数量的逐渐增多,学校基础教学设备设施已经无法充分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要,学校要及时完善基础教学设备设施,优化教学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保障正常展开课堂教学工作,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们能够更愿意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来,激发学生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其次,在不同的手机APP、电视机、电脑上设置青少年模式,预防孩子们受到不良之风的影响,为孩子们传递健康正能量的内容。社会各界要高度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并且运用手机、电视、电脑等多种形式宣传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让学生们了解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加愿意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来。
        (四)注重学困生分层教学
        备课环节,教师要充分结合学困生的学习特点,掌握转化学困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了解学困生的学习难点,认识到学困生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确保教学质量,实现转化学困生的目标。因此,教师在新课教学之前,严格参照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前置性自学案,在所设置的自学案当中,关注学困生存在的问题,让这部分学生也能够独立完成一部分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要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特征,在课堂提问中,教师把晦涩难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简单易懂的问题,让学困生也能回答出一部分问题。另外,在实际操作中鼓励学困生主动积极参与进来,并且严格控制好学困生的课堂表现。
        教师在布置作业当中,也需要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从数量上对学困生给予照顾,只要求质量不要求数量。面对学困生,教师能够适当的减少他们的作业量,有时候还能将课堂做好笔记当做作业。另外,从难易程度上给予学困生照顾,要求学困生将基础类型的题目完成即可。当面批改学困生的作业,及时指出存在的不足,让学困生及时展开改正,还能让帮扶小组的组长来为他们批改作业,也要求帮扶小组的组长及时指出不正确的地方,及时让学困生纠正。
        总之,通过对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的分析,运用有效的教育策略来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真正提高学生的自律能力,提高学生知识储备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响应国家提出的培养全面人才的号召,贯彻落实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苏能国.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与转化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13):73-74.
[2]梁秀娟.探析小学数学学困生产生原因及转化策略[J].读写算,2020(03):140.
[3]马永波.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教育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12):87.
[4]董桂菊.基于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学困生出现的原因及对策[J].小学时代,2019(35):14+64.
[5]马仲维.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新课程(上),2019(11):2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