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岑仪霞
[导读] 新课标定义的阅读是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的过程。

贵州省黔南州独山县第二小学   岑仪霞  558200

摘要:新课标定义的阅读是学生通过阅读文本,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而且通过学生阅读水平的上升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但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固化等问题,导致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效果不佳且学生的学习素养并没有得到提高。基于此,对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随着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小学语文做出积极响应,在探索新的教学思路上不断努力,改善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弊病,并针对相关问题制定出可行性的教学方案,以此来提高教学水平。在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课堂教学中,高效的课堂模式是教师所关注并努力的教学方向。作为重要的语文教学内容组成,良好的阅读素养是学生能够接受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的基础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育重视阅读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小学生对于课堂阅读教学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例如理解不到位、掌握困难、事倍功半等。古往今来,众多学者都强调阅读的益处,并且大力提倡有质量的高效性阅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深刻认识到阅读对于人一生的重要意义,鼓励、帮助、引导学生们进行课外阅读。小学语文阅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量与写作素材,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与专注能力。
        二、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课堂现状
        (一)课业任务过重,学生阅读时间减少
        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小学生的课业任务确实不太轻松,导致学生的阅读时间遭到了挤压,影响了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上课效率不高。并且小学生在阅读时出现了一些阅读能力的问题,这些问题与他们没有足够的阅读时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很多小学生在阅读时会更加偏好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他们没有辨别阅读内容是否优质的能力,只会根据个人爱好进行阅读选择。同时小学生在面临有难度的文章阅读时,对其中蕴含的深刻含义没有足够的理解,遇到重点难点可能会选择回避,并不直面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综合特性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带领学生体会重点难点蕴含的更加深刻的文章内涵,让他们在有难度的教学内容中得到更好的锻炼。
        (二)教学过程固定化
        实际的小学阅读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以自己为整个课堂的主体,不具体分析学生的认知情况,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输入“官方”对于课文的理解,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成为教师讲授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思维方式与分析方法,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阻碍了该阶段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与能力的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固定且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削弱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而且使学生被迫接受单一定向的思维方式,既不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课堂效果,又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



        三、小学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一)将书籍阅读与生活相结合
        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们年龄尚小,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还较为欠缺。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更多世界的美好,发现生活的真谛。为小学生们解答生活的疑惑,让他们对生活不单单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有更加深层次、更加具象的了解。生活化教学能够辅助小学生们更好地剖析生活,从而热爱生活,感悟生活的美好。例如,在阅读与动物相关的书籍后,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象力撰写出相关主题的作文,以练促学。为了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动物园,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近距离接触观察小动物,让其将阅读的书籍与实物相结合。
        (二)营造阅读氛围,搭建讨论交流平台
        人才的竞争是21世纪科技竞争的实质,说到实处,竞争的就是人的思维能力。现代人素质的核心就是创造性思维能力。语文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教育,所以要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当作重中之重来抓。种种弊端存在于传统语文教学之中,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的创造个性和创造力也被扼杀了。课堂氛围、兴趣爱好、想象能力、情感态度等和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关系密切。换句话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靠兴趣的推动;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情感来润滑;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乐园是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的个性;学生创造性思维形成的催化剂是教师优良的素质。
        (三)善于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就当前的教学发展趋势来看,多媒体信息技术已经与各学科之间进行了深度融合,它已经成为各学科教学中的常用手段。因此,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既有技术支持,同时也有充足的理论实践。所以,教师在开展具体教学时可以适当地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也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手段能够充分地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有的时候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会对特定语句不是十分了解,在教师的语言讲解后仍然理解不到位。由于有些语句的语感必须与具体的画面相结合才能够在阅读时产生相应的情感,所以这时候就需要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群文阅读,新课改的重点内容和要求也是群文阅读。群文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个民族的核心竞争力是由学生的核心素养决定的,为学生打开一个广阔的认知空间是基础教育的全部任务。
参考文献
[1]黄章卡.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9(50):69-70.
[2]董方平.新课改下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策略探究[J].散文百家,2019(12):54.
[3]高明清.如何提升高年级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探析[J].科幻画报,2019(12):1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