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班主任工作展开的几点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李相波
[导读] 小学是学生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儿童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素养等都产生着重要的作用,而班级是学生组成与活动的重要单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管理、集体活动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团体,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曙光小学  李相波   563500

摘要:小学是学生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儿童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素养等都产生着重要的作用,而班级是学生组成与活动的重要单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管理、集体活动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团体,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搭建良好的班级管理模式也是时代的需求、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我们小学老师面临的焦点课题。因此,本着教书育人的目的,有必要对小学班主任工作展开进行深入的探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工作展开
        引言:学生在小学阶段往往因为对一些理念意识不够清楚,没有形成特定的规则意识,所以需要班主任加以指导.班主任面对不同层次的小学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否则利用统一化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导致一些小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一名具有专业素养的小学班主任应当在管理班级时体现出自己的专业管理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小学班主任工作展开的几点策略进行探讨。
        一、更新班级管理理念
        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一定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直接决定着班级管理制度与模式,因此班级管理理念一定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必须要从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过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注重本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在品德、思想等其他方面对学生进行关心和关注。在课外时间,班主任要多与学生进行谈心交流,了解学生们的思想.对一些比较危险的想法,班主任要及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及时引导学生以避免不良后果的产生。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当中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成绩为唯一的参考来评价学生。
        二、对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所谓“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教育手段。现代社会五彩缤纷,学生的性格也各不相同,我们不能像传统的教学方式统一概之。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材施教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尤其是小学的学生刚刚接触教育,对一切都十分陌生,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他们学会知识,更是一个培养其兴趣爱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摸索到更多学生的不同之处,理解并接受他们的差异,然后根据这些差异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案。我们不能盲目地将教育强加在一个不爱学习的孩子身上,应通过探索和了解让其将注意力放在学习上。只有这样做班主任才能更好地做到德育的教学工作以及智慧的班级管理。
        三、依靠多媒体情境传播能量
        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形式。


所以,班主任理应对班会时间进行充分利用,与学生积极展开沟通,帮助其摒弃自身的不良习惯,逐步养成一些优秀的个人习惯。在实际开办的过程中,班主任便可以使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PPT或者微课视频,为学生们讲解一些思想道德层面的理论,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班主任的管理,提升管理的质量。例如,在进行爱国主题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就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们播放一些爱国歌曲,诸如《十送红军》《东方红》《东方之珠》等。在播放的过程中,还能够为学生们穿插讲解一些相关历史事件和爱国英雄的故事,让学生们了解到这些歌曲的创作背景,以及当时年代发生的真人真事。如此一方面能够对学生完成爱国熏陶,让其充分认识到爱国的意义所在,另一方面还能提升管理的效率。
        四、强化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班主任是学生在校的直接管理者,他们要加大与学生的沟通力度,对学生的家庭、社会活动进行了解,可以适当进行家访,便于对学生基本情况、家庭环境、父母情况等有准确的了解,对他们的性格形成原因可以较好的分析,对学生的个人行为管理可以有的放矢,可以对部分不听话学生有较好的效果。班主任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情况、同学关系也要充分了解,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帮助与辅导,然后与他们的个人情况进行分析,以此来完善学生的管理模式,在学习、生活方面多鼓励他们,将师生之间的距离无限拉进,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有利于班级管理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的进步。
        五、与各方面保持沟通
        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地与班级任课老师以及班级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每次课下,班主任都可以主动询问任课教师班上学生的学习劲头和学习情况,然后根据教师的反馈对班级管理进行一定的调整。例如,数学老师反馈最近班级学生上课非常沉闷,不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效果比较差。那么,班主任就要在班会和其他可利用时间对班级上课氛围这一问题进行解决,积极鼓励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多动脑子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样,班主任也应该与家长多多进行沟通联系,了解学生在课堂外、学校外的表现。
        结束语
        小学是学生一生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而班级是学生组成与活动的重要单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们知道,随着时代的变迁,班级管理迎来了较好的机遇,但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与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与措施,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班级管理策略进行深入的探析,提高班级工作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代格尔.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76.
[2]管银萍.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策略[C]..教育理论研究(第十一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52.
[3]高仁绘.浅谈小学班主任管理[N].山西青年报,2018-10-19(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