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马春艳
[导读]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受到高等教育,国家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学生教育的政策,使得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力明显偏低。

四川成都师范大学  马春艳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的发展蒸蒸日上,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受到高等教育,国家颁布了许多有利于学生教育的政策,使得大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力明显偏低。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力低的原因,制定了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就业力低;提高途径
       引言:在国家教育政策的支持下,大学生的数量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成为了困扰当代大学生的难题,由于大学生的数量与社会中的就业岗位数量不成正比,使得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环境竞争激烈,导致学生的就业问题得不到保障,如何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力就成了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前我国面临的社会问题,由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给我国高校的教育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使得大学生当前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首先,大学生就业人数激增,并且还在逐年递增,在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学生的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企业的择优准则,导致学生就业市场环境的竞争越发激烈,学生的就业率难以提升【1】。其次,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不断进步,一些领域的专业型人才仍然缺乏,而当前在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的影响下,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最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流于表面,导致学生的就业观念落后,这也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力低的原因之一。
        二、制约大学生就业力的原因
        (一)就业环境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力
        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大部分企业都开始逐渐转型,向着机械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导致失业人员的数量随之增加,社会中待业人员的数量居高不下,这就使劳动力与收入不成正比,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加之社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逐渐上升,大部分企业求贤若渴,激烈的就业环境让许多大学生望而却步,使得大学生的就业力无法进一步提高。
        (二)受高校的教学模式的影响
         受我国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大部分高校都将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能力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忽视了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在校园学习中没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这样的教学理念不符合社会发展对学生的需求。此外,大学生创业教育中普遍会存在一些问题,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起步晚,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处于落后状态,所以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上教学理念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使得学生没有形成较强的就业意识【2】。
        (三)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是就业的主体,其自身的综合实力关系到能否顺利的就业,如今企业在人才的招聘上,不光要求学生的专业能力,还会考察学生的道德品质、就业理念、人际交往能力等,需要学生全面的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


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在大学生群体中,许多学生一味的钻研理论知识,不重视日常的人际交往,导致人际交往能力较弱,进入社会后,通常会因为缺乏维护人际关系的能力,不能适应社会环境而恐惧就业,因而对我国高校的就业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
        (一)高校要着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在校生提供去企业实践的机会,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经历,让大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企业需要的人才类型,这样才能对大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让他们有导向的进行自我提升,进而激发自身的学习潜力,能够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和就业力。此外,高校还应联合政府部门,加大对培养大学生就业力的宣传,扩大其在社会各界的影响力,这样才能提高社会人士对大学生就业力的关注,进而引起他们的重视,优化大学生的就业环境,有利于为大学生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促使大学生的就业率能够有效的提升。
        (二)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的教育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加强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切实落实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课堂中,通过多媒体微课堂的形式,带学生们了解不同行业创新创业的现状,以及当前社会大学生实际的就业率,提高学生们的危机意识,这样他们才能更加努力的充实自己。要充分利用现代新型教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践行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创新创业知识,在学习中为学生们提供足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走出课堂,投身到实践活动当中去,感受创新创业的魅力,同时积累有关创新创业的经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好基础,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三)改变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理念
        良好的家庭教育能够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家长要改变“成绩至上”的教育理念,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要积极的促进其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此外,学校要将学生教育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提高其实践能力,还要密切关注当前的就业形势,并对就业形势进行深入的分析,这样才能制定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大学生的就业进行全面的指导,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实力。教师和家长都要引起高度重视,尽可能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对学生的教育方面共同配合,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统一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就业意识,促进他们夯实就业基础,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意义重大【3】。
        结语
        综上所述,要从制约大学生就业力提高的根本原因入手,全面的优化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将提高学生就业力作为主要的教育目标,对学生的就业进行全方面的指导,帮助学生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促进其实践活动能力的提升,进而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力。
参考文献:
[1]丁阿蓉,.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0(10)
[2]祝李杨,.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J].人生十六七,2016,0(8Z)
[3]莫晓苏,.提高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力的途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