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解析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陈学勇
[导读] 物理是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所诞生的学科,学好物理就能够明白生活中的许多自己无法解释的现象。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  陈学勇  655800

摘要:物理是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基础所诞生的学科,学好物理就能够明白生活中的许多自己无法解释的现象。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大家一直关注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与高中物理 教学整合设计解析
        引言: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一堂成功的高中物理课通常是从精彩的课堂导入开始的。同时,导入部分是整堂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通过信息技术进行导入教学,无论是学生知识的学习还是学生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统一完成。同时,教师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还能转变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逐渐培养起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习惯。成功的导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兴趣,使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一、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重要意义
        高中学生共同的特点是基础薄弱、理论学习困难。作为高中物理这门基础课,如何为其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理论学习基础,使学生能学到一技之长进而立足社会,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难题。本着知识必需、够用、可行的原则,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信息技术可以使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使教学过程个性化、学习方式自主化、教学管理自动化、教学系统开放化,学生在信息技术的支配下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按需学习、实时学习、弹性学习。高中物理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意义非凡。
        二、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的教学设计
       (一)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
        高中物理的有些知识比较难以理解,学生不容易记忆,这时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更加全面直观的看到物理、了解物理,学习到这些物理知识,掌握实验方法.例如教师在讲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通过信息技术进行模拟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让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保证每次都让入射小球从同一位置由静止下滑,再测量小球的落地点,让学生充分了解到动量守恒定律。模拟物理实验可以让学生抓住观察物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在观察实验中学习物理、掌握物理知识。
        (二)利用信息技术设置情境导入,提高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在学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这一章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速度、加速度和时间这些概念,能对后面学习速度与时间关系、位移与时间关系、速度与位移关系有一个初步的认知,物理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来进行新课导入。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播放视频导入,如一辆汽车A在公路上平稳行驶,旁边突然有一辆车B飞驰而过,汽车A立刻踩刹车减速。这个片段的导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匀速行驶、加速行驶以及刹车问题。教师还可以通过百米赛跑的视频,利用速度、时间等来分析该同学的比赛过程。


这样的情境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生活中的速度与加速度,从而对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充满好奇。
        (三)应用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物理规律的得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些要通过大量的实验,有些要借助数学语言去推导并表达。但作为高中院校的物理教学,应用高等数学推导演算是学生的软肋,过多理论化的教学也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在教学中也是教育者所回避的,如何突破教学难点呢?信息技术的利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难题。如讲平抛运动时,我们可以利用flash动画制作课件,也可播放飞机在空中投弹这一经典镜头,这样可把平抛运动和它的两个分运动关系展现的一览无余,通过直观感官即可解决这一难点。在讲匀变速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利用信息技术可把速度-时间图展现出来,利用动态分割让学生直观体会无限分割,累加求和的微分思想。在应用动量定理分析运动员的一些动作时,可利用信息技术的手段进行控制,让镜头慢下来,还可反复播放,让学生分清力作用的始末对应的运动状态。
       (四)通过信息技术展示物理成果,增强学生学好物理的决心
        例如,在学习万有引力的时候,教师可以把我国科技上的成果利用多媒体展示来作为课堂导入,如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天宫二号。它不但验证了航天员能在里面长期驻留,而且还能开展14项空间科学和应用实验。教师还可以将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这些科研成果展示,能够增强学生对物理研究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我国科技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利用微课为学生组织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能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行培养。在实际的高中物理信息化教学中,高中物理教师可以为学生组织学习小组。教师可为学生布置某一知识点的探究学习作业,让学生自主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微课视频。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反转课堂教学,让学生深入学习相关知识,促进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通过开展反转课堂教学,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能够发现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提高高中物理学科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整合设计中,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模拟实验、建立物理教学场景、明确教学重点,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物理知识,便于学习物理。
参考文献
[1]张庆丰.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解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16):212.
[2]陈康生.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的整合设计[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4):130.
[3]张永桃.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