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肖万进
[导读] 美术是一门陶冶情操、培育艺术品格的课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往往存在学生学习热情低,兴趣不高的现象,小学美术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身心心理发展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贵州省德江县合兴镇中心完小  肖万进

【摘要】美术是一门陶冶情操、培育艺术品格的课堂,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往往存在学生学习热情低,兴趣不高的现象,小学美术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身心心理发展特点,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效率。
【关键词】小学美术;兴趣培养;教学创新
        以往的小学美术教育往往只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课件的辅助进行,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好动、好玩的年纪,想要让他们拿着画笔安静地坐在板凳上绘画是很困难的,美术教学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通过一些色彩鲜艳的绘画作品展示、真是可触的实物为模型、创设具体的绘画环境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美术学习与实践。
        一、展示优秀绘画作品
        无论是谁对于美的事物都是不可抗拒的,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对于色彩丰富的美术作品会更加喜爱。例如教师在教授相应的课程时,可以先从一些优秀的绘画作品导入,为学生带来视觉上的享受,也可以以视频的方式展示一副美术作品产生的过程,或者在互联网找到一些美术绘画节目,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美丽,从而喜欢上美术作品。图片、动画、节目都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自然就会产生想要亲手创作的欲望,从而认真听讲和学习。
        二、画真实可触之物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是依照课本或者课件上展示的模板来绘画,缺乏生动性和具象性,这样学生对于美术学习自然提不起兴趣。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抽象能力不强,主要依靠具体的事物来获取信息和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画真实可触之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观察物体,把握住物体的特征,画出最写实的物体。例如在练习正方体和长方体的绘画时,教师不应当只是在课件上展示一张素描图,而是以生活中的实物为例,比如一本书、一块黑板、零食的包装盒等等,当所要绘画的物品是生活中的实物时,学生的兴趣会大大提高,学生可以任意的观察所要绘画的物体,观察阴影效果等等,这和课件上的图片展示相比就减少了距离感,学生的感受也更直观,形式也更加富有趣味性。又如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玩的特点,选择一些学生常玩的小玩具,让学生对玩具进行描绘,在课堂上可以看见玩具,学生的兴趣一定会被勾起,那么课堂的参与性也就能有所保障了。



        三、创设具体的绘画环境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中,教学一般都在教室里进行,但美术是一门艺术,是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的,而且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倘若教学在教室外面进行,贴近生活、贴近大自然,让学生处于具体的绘画环境之中,那么这将激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他们会很乐于动手,乐于绘画。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逛校园”活动,让学生观察校园里的建筑的形状、建筑的颜色的搭配、建筑的分布、花草的模样等等。还可以让学生实际的感受到近大远小、近低远高等绘画原理。通过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深入大自然,近距离观察物体,让学生把握住物体的形态以及特征,画出最写实的作品。同时脱离了教室的教学会让学生减轻压力感和负担感,全身心的投入和享受教学,那么学习的效果也就能够增强。
        四、放飞学生的想象
        小学美术教学也存在着学生主体性不强,教师过分干预和限制的现象。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对世界充满探知欲望和想象力丰富的阶段,他们对于所有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对于陌生的事物充满了想象。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美术课堂的开展中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明确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来创作。当学生脱离了条条框框的限制,可以自由发挥后,那么学生的创作欲望会大大提高,会将美术训练当做是一件实现脑袋里奇思妙想的地方,这将极大地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在一些模仿训练之中,教师往往会把“画得像”作为优秀的标准,但是这样只会极大地限制学生的想象,而且单一的模仿会缺乏趣味性,显得枯燥无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再创作,加入自己的一些想法,丰富画作,不要求学生画的像,只要画的“实”就可以。当美术教学少了束缚之后,学生也就能够享受美术课堂,参与美术课堂。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创作自由。还要通过一些优美画作或者短视频的展示,让学生领略美术的美,从而激起创作欲望.同时要注重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将枯燥无味的平面物体变为现实的立体,增强物体的具象性和真实性小学美术教师应当充分结合此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佳的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让学生轻松而又高效的学习美术、享受美术。
参考文献:
[1]李宏.培养小学生的兴趣,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J].赤子(上中旬),2015(22):200.
[2]王宏燕.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01):124-125.
[3]袁冬梅. 新时期如何培养小学中段学生的绘画兴趣[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西安会场)论文集(四)[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