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语文教学多点“乡土味儿”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於会
[导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安徽省太和县第一中学   於会  236600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努力开发,积极利用。根据这一要求,中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经历和环境上的优势,,积极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语文并不只存在与教材中,教师门走出课本,依旧可以发倔许多语文资源,从课本出发,但又不局限于课本,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让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多点“乡土味儿”更能增添些许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感受到亲和接地气,让学生掌握全面的语文资源,让高中语文教学深刻而不死板。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乡土味
        我们的传统教课方式千篇一律且索然无味,生搬硬套地将并不普适的教学方式和内容运用到每个学生身上,如此结果并未如人所愿,只能取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如果我们在其中穿插一些能够吸引学生的关于乡土味的新的课内活动,想必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更能促使学生认真在语文课上听讲,提高上课效率,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让语文课堂充斥乡土气息。生活与乡土息息相关,通过突破传统局限,改变授课方式,更能与学生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共鸣。从而更能激起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变被动为主动,主动去学习语文,让语文课更有吸引力和亲和力。。
        例如:我们在课堂上可以提问学生,让他说出自己的家风家训、家族传统、乡里习俗以及故乡环境等等……其他学生可以提出相关疑问,并由这位学生加以解答。也可以是让学生在课下去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环境、风俗和传统的文章,在课堂上朗诵给大家,也可以是让学生去画一幅最能提现家乡习俗传统的画作,在语文课上进行展示和比赛,激励大家兴趣,比赛获胜的作品更能得到进一步的展示和表扬。在讲到高中课本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的过程中,可以顺便提问学生 让他对自己的家风家训、家族传统、乡里习俗以及故乡环境等等做出详细阐释。这样从内容上增添了乡土内容,从形式上打破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增添了多种有趣生动的活动,让学生们感到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吸引学生听语文课,增添上课乐趣,这样的语文课堂才能增添一股浓厚的乡土味。
        二、教学依靠教材,又不囿于教材。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但一些老师在上课时,注重圈圈点点,记记背背,大事小事都以成绩为主,以成绩去衡量课堂效率和质量,这样是不可取的不正确的,这种教学方法只把学生当成学习的机器,并未真正发掘学生的内心,去激励他们。


我们教师要学会走出课本,放下课本,去谈学生们的生活体验,去谈学生们的家乡传统,课本外的内容依旧有丰富的语文资源,课外语文资源用之不尽取之不竭,课内课外相结合,更能在增加“乡土味”的同时,使课外拓展内容更加贴近课本,避免各种形式活动的“新瓶装旧酒”的弊端。
        例如:教师可以去放下课本,去与学生们谈论自己以前的生活环境、家乡习俗、故乡传统和家风家训,并让学生去谈论现在的生活环境,家乡习俗,故乡传统和家风家训,并与学生一起探讨对比其中的变化,形成一种年代感,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感到一种年代感和浓厚的乡土味。教师更可以结合课本内容穿插乡土味知识点,比如在讲述沈从文的《边城》的时候,可以去深入探讨其中的故乡风俗和故乡环境,去发觉其中的人文精神和乡土韵味。又可以让学生去交流,去各自讲述自家家训,乡土特点,让大家去探讨,提升语文课氛围,提升大家阅历,增添语文课“乡土味”。
        三、引导课外阅读,推荐乡土文学。
        如果让语文增添些许“乡土味”,仅靠课内的阅读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课内的乡土资源也仅限于部分作家的佳作里。想要获取更多的乡土资源,让语文教学更加具有“乡土味”,就要去引导学生去进行更多课外阅读,特别是阅读乡土文学。课外阅读能让学生提高阅历和阅读技巧的同时,也能让学生增强更多“乡土味”的语感,让学生获取更多关于乡土的知识,增强对乡土的了解。
        例如,可以布置课外阅读作业,让学生们去阅读各种乡土文学,比如沈从文的《丈夫》、贾平凹的《秦腔》等等等等,这些优秀作品乡土气息浓厚,更能让高中语文教学增添更多“乡土味”,让学生收到无形中的熏陶。
        总而言之,乡土气味最根本的来源不是课本教材,而是生活,生活中的乡土气味是最鲜活的,最有味道的,最浓厚的。语文和生活本来就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语文卷就在生活中,生活也体验在语文里,把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更能让语文教学多些浓浓的乡土味道,让高中语文教学深刻而不死板,从而激发学生听课兴趣,让学生爱上语文课堂,爱上乡土气息。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研究、探讨这种本土文化,去开垦、培植这块百草园,不仅能让师生获得良好优质的语文课程资源,而且可以培养起来学生心中的的乡土情结。
参考文献:
[1]胡丽娟.《让中学语文教学多点乡土味》.[J/O]文理导航2020年02期上旬
[2]gorissom.《乡土文化让语文教学更有味》.[W]道客巴巴.2017-03-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