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学引思”的小学英语课堂实践探索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崔蔚
[导读] 英语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但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也是一门有难度的学科。

青岛平安路第二小学  崔蔚

摘要:英语是一门十分有趣的学科,但对于大多数小学生来说也是一门有难度的学科。为了降低英语教育难度,就需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习惯、方法与理解。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将知识变成技能。本文将以以学引思概念作为切入点,分析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以学引思实践思路。用转变理念、创设情境、小组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完成英语教学,提高学生英语素质水平。
关键词:以学引思;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前言:作为新颖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以学引思更看中的是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十分主动与积极。学生在活跃的思维中表现非常优秀。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被提出了许多全新的要求。教师必须做好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体现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自觉思考,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思维能力,发挥学生学习优势和潜能。
        一、以学引思内涵
        作为全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以学引思能够让教学效果呈现多样化趋势。以学引思有丰富的内涵,层次非常多[1].让学说的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人公,教师扮演教学引导者、陪伴者角色,为学生匹配相应的学习资源、学习条件,让学生能够自主完成探究与活动。在互动中思考,养成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素质。也就是说以学引思非常看重教师的引导能力[2]。教师需要保障教学科学性与巧妙性,用情境和问题导入的方法,设计一些问题,并让学生思考。这样学生才能够形成英语思维与探究能力,获得更好的英语学习质量。
        二、小学英语教育中的以学引思实践
        (一)转变理念
        面对新课标背景,教师有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角色,从过去的课堂主导者变成课堂引导者。实践中,应当转变理念并创新教学思路与方法[3]。对于教师来说,翻转课堂是非常不错的方式。翻转课堂契合了当前我国教育所倡导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育追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比如在学习《It was my birthday on Saturday》的时候,学习这个单元前,教师提前将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制作成视频,内容包括单词、短语等各种内容。在学生看完视频以后,教师就可以提问,询问学生的生日是星期几。该方法的使用能够让师生保持密切的互动与交流。久而久之这样的方法还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习态度,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学习质量。
        (二)创设情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最大的难题就是陌生。英语作为语言学科,如果有真实的情境配合,则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教学中完全可以尝试使用教学情境,利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让学生发现书本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距离。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创设英语情境,带给学生学习体验与感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情境保持灵活性,并密切融合其他学习缓解、学习内容。如教师可以用游戏情境或是视频情景,创建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深入探索知识点。比如学习《I helped my mum》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设计做家务情景,学生自行想象情境空间、情景氛围,假设自己在帮助家里人做家务活动。


有了这样的情境以后,学生就能够回顾自己的在家状态,实现了生活与英语知识的紧密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使用频率和能力,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到了学习乐趣。再比如学习《I wore warm clothes》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用游戏情境的方法学习知识。比如教师说cold学生立马说出warm clothes。学生在享受游戏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学生在深入探索中记忆与理解知识。为了能够表现的更出色与突出,学生就会认真思考与研究单元中的知识点与内容。有了预习以及巩固过程,学生就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小组合作
        当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很多教师都在积极尝试与使用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为了顺利达成以学引思教育目标,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足够多的空间、时间,让学生自行交流与沟通,之后让学生自己抒发自己的观点与想法。碰撞思维的同时,学生就能够找到问题解决方式。小组探究学习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完成难重点问题突破,更准确、灵活使用英语知识,形成深刻的问题感悟与理解。比如在学习《Did you see it》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自己的疑惑。学生以组为单位讨论疑惑,抒发自己的感想,讨论交流中集思广益。学生在讨论沟通中,教师需要来回巡视,并及时给出学生帮助与引导,让学生能够顺利排除困惑。教师需要按照学生能力差异使用对应的指导手段。合理使用指导方法锻炼学生语言能力,让教学更有广度与深度。另外这种教学方法还能够降低学生依赖感,更好的展现学生课堂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四)培养创新力
        英语教育需要体现学生课堂主人公的地位与角色,带给学生更好的学习感受、学习体验。在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乐趣以后,学生深入问题当中,发现问题与处理问题,培养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What happened to your head?》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按照该单元主题,设计英语话剧、英语短剧。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设计,排练话剧的时候,学生需要将自己的生活经历融入其中。该方法的应用能够很好的拓展知识,让学生情不自禁的消化与理解英语内容。排练的时候学生自我构思,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五)回顾学习
        预习很重要,复习同样也很重要。过去很多教师并不重视复习。复习能够增加学生知识掌握深度与理解程度,使学生更顺利与轻松的使用英语技能。考虑到种种价值,教师有必要表现出对复习的重视度,带领学生思考与回忆,让学生从认知与实践层面更好的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达成教育目标,感受英语本身魅力。比如《I bumped my head》的学习,教师可以配合使用思维导图。学生完成知识点学习以后,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此时教师就可以检查学生的知识有没有遗漏。在复习中归纳、总结知识点,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知识结构。
        结语:以学引思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英语学习水平。学生实践中探索知识,形成自己的理解。在交流、思考与讨论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了学生创新素质。教师需要做好引导与鼓励工作,让学生能够认真思考与表达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就会从被动变得主动,让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
参考文献:
[1]梁馨月,李晨.英语作为跨文化语言教学研究综述[J].林区教学,2020(09):73-77.
[2]诸燕青.中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显性学习与隐性学习[J].管理观察,2020(25):105-107.
[3]杨安芬.小学英语短剧化教学实践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20,49(09):116-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