㑇舞面具艺术特征及艺术传承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余静
[导读] 面具是藏族文化中最具特色、最具神秘感的造型文化之一。

四川省九寨沟县实验小学   余静   623400

摘要:面具是藏族文化中最具特色、最具神秘感的造型文化之一。它是世界各民族普遍具有的一种共生文 化现象,是宗教信仰与艺术的一种符号和文化表达.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这门艺术在传承上面临极大的考验。本文以?舞面具为例,讲述其艺术特征,及传承方式,望能为其它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舞面具;艺术特征;艺术传承
        一、舞面具的概况
        面具,藏语叫“葩”,用动物皮毛、布、木、金属等制作而成。主应将其用于藏族歌剧表演,宗教仪式和节日中的崇拜和崇拜以及以动物,鸟类和野兽以及人脸为主题的造型艺术。它与人们的劳动,生产和生活有直接关系,并遍及藏族地区。它结合了原始音乐和舞蹈,巫术,宗教信仰,图腾和民间歌剧表演的元素,形成了具有各种形状,颜色和独特艺术欣赏风格的雕塑.“ 舞”(白马藏人面具舞)是白马藏族祭祀和喜庆节日跳的一种神秘惊心的面具舞。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的草地乡、勿角乡、马家乡、安乐乡、保华乡以及白河、罗衣、永和、郭元等乡的山寨。临近的甘肃省文和绵阳市平武境内也有少量分布。跳“?舞”时,必须带特制的面具。
       二、舞面具的艺术特色
       这种民间面具艺术在繁多的民族艺术中,用真实的写 照和符号化的语言表达着艺术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代表了 这一民族的发展变革.它是藏族人民丰富生活的表达,更 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发展中逐渐 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
       (一)面具色彩特征
        首先,面具是一种民间艺术,艺术的基本要求是美。艺术无法传达美,因此不能称为艺术。藏族面具艺术在美的表达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利用藏人的独特色彩巧妙地融合了自己。主要使用黄,绿,蓝,红,白等多种颜色,讲究鲜艳,明亮,浓密,明亮的色度,强烈的对比度并争取和谐,这可以使观众产生巨大的心理影响。每个族裔都有自己的审美观和标准。由于天气和环境的影响,藏族人喜欢使用强烈的色彩。他们通常在面罩上使用色差较大的颜色,从而产生巨大的对比度影响。但是使用非常聪明,并且口罩的整体结构非常和谐。藏族面具的各种颜色具有不同的含义,每种面具的颜色都代表一种固定的作用。颜色的使用不仅是单个蒙版上的简单使用,而且是单个蒙版,用于显示不同字符组合中颜色的使用。因此,使用强烈的色彩在蒙版上具有更直接的表达。
       (二)舞面具形状的夸张和真实感
        口罩的夸张特征。在藏传佛教中,众神的塑像形状各异,从仁慈大方到露出张牙,牙和利爪的丑陋面孔。他们的表情丑陋而丑陋。这种凶猛而生气的外观为制作口罩的艺术家提供了夸张的材料。和想象空间。这种风格是夸张的和象征性的。它不坚持真实存在的外观,但可以超越现实中人物的各种表达方式。同时,它也反映了藏族人民的品质,他们摒弃假象和丑陋,倡导真理,善良和美丽。
蒙版建模的现实功能。青藏高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资源丰富,风光宜人,鸟兽成群,这一切都影响了西藏面具的生产和发展。动物头皮制成的口罩是最原始的口罩。到目前为止,藏族面具中仍然有很多动物面具,它们的造型仍然主要是真实的。蒙版的真实性在于蒙版性能和简单化妆的深情表现的自由组合。 绘画中的夸张与写实是矛盾和对立的,但在藏族面具的造型上却是和谐统一的。
        (三)服务宗教的作用非常突出
       在藏族地区,宗教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现象源于藏族地区的特殊文化背景,因此面具在各种宗教活动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宗教面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世俗面具。神舞在吴武庙中比较流行,依西庙一向都有戴面具跳舞神舞的传统。
       三、舞面具的技艺传承
       舞藏族面具艺术是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鲜 明的艺术特色,凝聚了藏族人民的心血与智慧,是广大劳动人民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宝贵财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将 它传承下去。
       (一)通过学校教育平台进行传承
        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机构,学校将面具艺术纳入艺术课,为族裔学生从小学习当地文化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对学生来说,真正体验和感受这种文化很重要。通过专业的美术老师和聘请民间美术师进行授课和指导,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历史渊源,色彩特征,造型特征,制作方法,并探索藏族面具艺术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特别是地方高校需要开设相应的选修课程。大学毕业后,学生可以从藏族地区带走这种文化和艺术,并将其教给学生。这样,更多的人会知道这一点。这种艺术,继承了这种艺术。创作更多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作品。
        (二)让面具艺术“发光起来”
        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力。由于外国文化的影响,大量的年轻人外出学习和工作。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他们表现出对当地文化的无知,学习或参与,从而导致该文化的持续灭亡。因此,口罩艺术需要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展厅,各种展览,各种藏戏表演的建设,将具有独特特色的优秀口罩作品推广到各个地方进行展示。充分发挥文学艺术协会联合会,民间艺术研究所和新闻媒体的作用。在世界范围内继承了面具艺术在四川和中国的作用。
        四、舞面具艺术文化遗产的保护
        随着社会的进步,随着现代影视,数字艺术和其他媒体的发展,舞蹈面具艺术已经失去了其最初的社会意义。但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它受到了社会各界和政府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药泥西藏口罩是最独特,最精致的。目前,四龙江泽制作草药泥的技能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是现有的第五代传人。他将民间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将现代美学元素融入了医用泥口罩艺术中,使医用泥口罩从十几种发展到了200多种.他为口罩做出了巨大贡献。简而言之,目前,各行各业和地方政府的挖掘,整理,抢救,维护,保护和继承?舞面具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结论
        可以看出,舞舞蹈面具的艺术是藏族人民多年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这是一种文化宝藏,体现了藏族人民的智慧.它是藏族文化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其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格和地方艺术魅力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历史和文化的独特风格的民间文化艺术。
参考文献
[1]拉先.白马藏族“巴”舞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4(04):64-72.
[2]王家飞.赣傩面具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9(09):123-124.
[3]乐立.婺源傩面具的艺术表现力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10):101.
[4]洪燕.广东郁南连滩禾楼舞——“南江之畔的一颗遗珠”[J].艺术评鉴,2019(07):74-76.
[5]陈子豪,钟子莹,柴丽芳.广东湛江傩舞面具的符号学研究[J].丝绸,2019,56(04):98-106.
[6]袁琛.面具图像背后的文化权力—论民间面具程式化特征的传承与延续[J].民间文化论坛,2015(03):115-123.
[7]马冬梅.青海傩面具独特审美艺术探析[J].美与时代(上旬),2014(09):48-50.
[8]邓亚楠,夏航.陇南白马藏傩舞面具的设计宗源[J].艺术评论,2014(03):148-152.
[9]祝海珊.对赣傩面具艺术研究现状的思考[J].美术大观,2013(11):60-61.
[10]孔樱子.永靖傩舞面具——传统漆艺与绘画的结合[J].大众文艺,2013(20):52-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