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智障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王燕
[导读]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

贵阳市息烽县特殊教育学校 王燕 551100

摘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仅对预防疾病、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终身发展。在农村智障生的教育中,由于受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生活习惯等诸因素的影响,农村家庭依旧存在着对孩子重智育、忽视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一不良现象。家长缺乏教育方法,让智障生处在认识水平较低、自控能力较差的情况中。 因此,培养智障生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就成为了农村智障生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农村智障生;卫生习惯;重要性
        引言:目前,我们在实施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应将智障生的健康生活作为重要教育目标之一,让智障生形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卫生习惯的培养必须在智障生中抓住。其主要内容是清洁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穿衣习惯等。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智障生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教育孩子,重视正确的卫生方式,为智障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形成在学校讲卫生、了解文明的好风气。本文主要从分析智障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开始,结合学校的教育实际情况,谈谈如何帮助智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一、智障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对于农村智障生的生活卫生习惯养成的这种教育,智障生教师不仅要提高智障生对生活卫生常识的认识,还要让智障生在这种教育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为智障学生今后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更好地创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智力障碍产生的成长发展黄金时期,在认知和行为方面处于培养的重要阶段。生活卫生习惯这种培养教育不仅会影响智障生的成长和发展,还可以提高智障生的身体素质,使智障生在健康教育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可见农村智障生生活卫生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二、培养农村智障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策略
        (一)、智障生教师要进行充分的指导
        要培养智障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智障生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让智障生更加自觉、积极地配合教师和学校的要求,做好个人卫生工作。学校里智障学生没有养成特定的卫生习惯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他们认为卫生习惯是负担。例如:简单的饭前洗手环节,一些智障生觉得完全没必要,浪费时间。为了纠正智障生的错误认识,让智障生把饭前洗手当成自然的行为习惯,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制作视频,让智障生直观地了解自己手里可能存在的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和脏东西,给智障生最直观的刺激,展示正确的洗手方法,这样智障生在下顿饭前就能排队洗手。随着时间的推移,智障生会形成一定的惯性思维,只要吃饭就会主动洗手。这样可以让智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这种指导方法比向智障生灌输枯燥的健康知识更有效,智障生也可以更积极地接受相应的卫生健康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二)、结合游戏活动
        游戏可以说是智障生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农村智障生的生活卫生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指导智障生的行为习惯,在游戏中培养智障生的行为习惯。例如,教师们可以举行“生活卫生习惯”辩论赛,让智障生就自己的生活习惯进行争论,告诉他们自己平时是如何过上健康生活的。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成立评审团,使智障学生在睡觉、自然、相互评价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健康行为有明确的认识。另一个例子是,在个人卫生习惯中,智障生早晚要刷牙,饭后刷牙。勤洗澡,换衣服,剪指甲保护自己的五官,不要用耳朵、鼻孔、不用脏手揉眼睛等。在饮食习惯方面:不挑食不偏食,按时进餐;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细嚼慢咽,不要边吃边玩等。工作和习惯:要保持规律的生活,在规定的时间内吃饭、午休、学习、玩游戏等。教师可以在上述方面让智力障碍生进行话题讨论,让智力障碍生通过游戏活动规范行为习惯。这样就能在教快乐的活动中达到培养智障生习惯的目的,将农村智障培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三)、学校与家庭合作帮助智障生卫生习惯的养成
        要想让智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仅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家庭的正确指导也很重要。很多智障生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因为自己的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注意,给智障生错误的示范或行为暗示。因此,我们应该建立学校和家庭的合作教育模式。教师和家长要共同努力,促进智障生健康发展。智障生教师要积极与家长沟通和联系,可以定期进行家访和组织家长座谈会等活动,教师可以与家长共同讨论有关卫生、健康教育的问题.例如,父母可以带智障生定期进行家庭卫生大扫除活动,建立文明之家,让智障生感受到劳动的乐趣,为智障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结束语
        在培养农村智障生的生活卫生习惯方面,教师要把培养智障生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渗透到一天生活的各个部分,在生活中教,在游戏中学教。学中玩、玩中学,在活动中促进智障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师可以通过环境创设、游戏引导、家庭学校联合等教育手段.让智障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农村智障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斐.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8,7(08):104-105.
[2]夏克波,马建伟,冷雪花,高洪涛,秦莉,周春光,赵晓春,戚晶凤.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C]..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二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7:652-656.
[3]郭浩冉,罗虹.民办学校学生卫生习惯健康教育干预研究[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6,41(08):923-9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