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角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宋兴龙
[导读] 高中政治课堂在德育的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由于教师教法单一、课堂枯燥乏味等问题,导致学生对死记硬背的政治科目丧失了兴趣,德育素养也无法提高。

曲靖市麒麟高级中学 宋兴龙 655000

摘要:高中政治课堂在德育的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由于教师教法单一、课堂枯燥乏味等问题,导致学生对死记硬背的政治科目丧失了兴趣,德育素养也无法提高。因此,本文对德育视角下高中政治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德育;高中政治;教学方法
        引言:作为极具特色的思政教育科目,高中政治学科的知识结构具有明显的文科知识脉络与知识密度,所呈现的知识较为抽象,尤其是哲学与生活板块,对学生理解能力的要求较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与直观性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政治基础知识的难度与解答习题的思路。因此,如何在德育视角下机械高中政治教学,使学生能在轻松、高效的教学环境中学好政治课程至关重要。
        一、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德育渗透
        思想政治学科自身本来就是德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政治的课本中也有着许多与德育有关的知识点。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首先要从自己入手,深入到教材之中,找寻其中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并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与此同时,教师还要结合着现实情况,把每一天的备课工作落实到位,清晰地将德育教学方法和在课堂中各个环节的渗透时间等罗列出来,并按照学生自身的接受情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或思维导图等,开展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例如,教师在进行“经济生活”内容的授课时,便可以找寻一件生活中的事情将德育渗透到其中。比方说在今年新冠肺炎爆发后,很多口罩商家都提高了售卖价格,以此获取更多的利润。教师还可以对此现象与学生进行探讨,分析交流现在社会中的价格欺诈问题,并将这种不良的现象和课本知识中的诚信教学结合在一起,继而有效地找寻到德育渗透的切入点,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的改进,促进德育的深度融合
        学科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对于教育成果存在着直接的影响,在改进高中政治教学内容的环节中首先应从教学目标角度开展,将高中生德智美全面发展以及思想道德素质提升作为政治教育教学开展的核心目标,结合新课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进一步细化教学目标,将核心目标分为知识、能力、以及思想素质三个层次,在融合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学目标深度挖掘德育的内容与价值。其次就是延伸教学内容,将得体作为教学内容延伸的主要题材,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在政治思想方面为学生渗透时政信息和当下的政治精神,在民族精神方面可以为学生渗透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促进学生对民族精神感悟的升华,在道德素质方面教师可以为将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德事件,放到教学课堂中,以合作探究的模式组织学生针对相应的事件对之讨论。



        三、开展课外活动,促进人格塑造
        随着社会对学生全面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提出了促进教育质量提升的全新教学理念。为实现高中政治生活化,推动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人格塑造,教师应当结合班级的政治学科学习情况,适当开展课外活动。优质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政治意识,培养学生的哲学理念与思辨精神,使学生辩证地看待生活中的选择与挫折,促进学生学科素质的进步。例如,教师可以举办政治知识问答竞赛,鼓励学生踊跃报名,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学术氛围。学生能以个人或团体的形式参与比赛,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了解以前不曾关注的政治话题,感受政治的乐趣,学到更多生活中的政治知识。这体现了生活化的学科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同时,在团队竞赛的过程中,学生能发挥自身长处,为团队带来优势。这将促进学生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的树立,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四、创新评价方式,提高道德水平
        现如今,我国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利用考试成绩去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样的方式虽有成效,但无疑是极其单一的。而且有些学生的政治成绩名列前茅,可自身的道德水准却略显不足,不利于德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改变以往的评价方式,对其加以创新,在不影响学生考试分数的前提下加入一些其他的评价标准。素质教育的本质是让学生进行全面化的健康发展,所以教师要用发展性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除了成绩,还要关注到他们的各个方面,挖掘其潜能,实现以人为本,并把握好三个“是否有利”的标准,促进德育教学的效果。例如,教师在进行“文化生活”内容的教学时,便可以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进行革新。除了考试成绩,还要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思想品质、为学校或班级所做的贡献等结合到评价标准之中。并在试卷中增加有关德育的考题,甚至可以将他们的文化素养也结合进来,用开放性的方式进行试题设计,让学生针对一系列问题发表看法,或从一件事中能够明白什么道理等。把德育的理念融入政治科目的评价标准之中,以此有效地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政治教师在德育的视角下进行方法创新教学时,要坚持做到以上几大方面,不断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自身的道德品质,让学生的高中政治学习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陈秀文.德育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策略[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成都会场)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175-176.
[2]朱晓洒.高中生消费观的德育引导研究[D].郑州大学,2019.
[3]赵友卓.浅谈运用学科特点增强高中政治课的德育功能[J].才智,2019(07):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