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李娅婷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李娅婷
[导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与一日生活、游戏之中”。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捧幼儿园 李娅婷  666300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与一日生活、游戏之中”。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幼儿园教学与游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重要关系。一节好的幼儿园生活课堂离不开游戏的支撑。那么应该怎样做才能够回归游戏,开展幼儿园教学呢?笔者认为可以结合以下几点对游戏和幼儿园教学进行一个很好的整合。
关键词:幼儿园;游戏化;问题
        引言:随着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从数量的普及走向质量的提升,游戏被赋予了重要的教育意义,成为了教育理念革新以及课程、教学、评价改革的重要场域和凭借,在当前的学前教育实践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话语地位,其中一条主要线索就是课程的游戏化改革。因此,本文对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存在的问题
        (一)、空间有限
        游戏化教学的首要需求是充足的游戏空间,国家也对幼儿园的规模及班型设计制定了科学的标准,但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却有很大难度。班型大、多余空间少且设计不合理,这是许多幼儿园存在的通病。每班几十个幼儿拥挤在一起,室内游戏空间不足,室外游戏的空间也不一定充足,这就为开展游戏化教学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二)、理解不准确
        从教育内容、实施方式到游戏精神对幼儿园课程各类活动的渗透视为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方向,相当于提出了一个幼儿园课程实践中无所不包的游戏概念。从课程设置、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教师引导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课程游戏化实践,这种路径显然超出了课程游戏化是一个课程实践的小的切入点的范畴。课程游戏化不是要给所有的课程贴上游戏的标签,但当一个概念固化且广泛实践之后,它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思维上的定势,课程实施的语境就容易演变成单一的游戏语境。由于缺乏统一的幼儿园课程标准,且当前我国幼儿园师资水平尚不具备良好的课程建设能力,对游戏的理解往往存在“窄化”和“泛化”现象,甚至存在偏差。
       (三)、设计不规范
        一些教师对幼儿的实际学习能力与水平不加评估,在设计游戏教学时,只是随意照搬网上或他人的游戏内容,这种随意的教学设计不可能全面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执行时也不可能有理想效果。有些教师对针对游戏化教学学习了满肚子的理论知识。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表现得过于刻意,甚至连游戏时在哪一步提哪个问题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标准答案都进行了全面的设计。这样的设计太过死板,没有给幼儿任何自由空间,反而将思维禁锢个彻底,即使有兴趣,也很快就消失了。



        二、解决幼儿园游戏化教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融生活化语言,以游戏为载体引导
        语言是老师和幼儿沟通的桥梁,如果能够用生活化的语言设置游戏,以更贴近幼儿生活的模式呈现出来,看似不好理解的知识点也会在语言影响下变得有趣。这时候,如果能够在生活化的语言中嵌入游戏引导,幼儿也更愿意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行探究,从而达到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的效果。例如,在讲解数字的时候,可以结合幼儿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些内容行导进入,构建“数字游戏”模型,引导幼儿在数字游戏中更好地掌握知识的内涵。例如,“1”像铅笔,“2”像鸭子,“3”像小耳朵……“10”像烤肠加鸡蛋。一边比喻,一边与幼儿一同做出相关的动作,模拟数字的构成。在这种动静结合的游戏中,帮助幼儿更加全面地理解数字的内涵。 
        (二)、从根本上转变观念
        要改善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先从观念上进行转变。教师要认识到游戏化教学对于幼儿来说是促进身心发展的有效手段,能够激发幼儿对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教学在幼儿眼里更具趣味性,愿意融入其中,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只有观念上与时俱进,教师才能对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的专业性有自我要求,才能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随时进行教学反思,使游戏与教学完美融合。
        (三)、游戏化设计注重多学科融合
        专业的游戏化教学主要表现在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位置设计是否正确。幼儿的教育具有交叉性,他们处于学习空白期,对任何一种知识都充满了好奇心。充分利用这种好奇心,在游戏设置上进行多学科融合,使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多种思维的锻炼。例如,很多幼儿歌曲中涉及到数学知识的整合,《数字歌》就是其中的一首经典歌曲。幼儿通过对数字歌曲的反复吟唱,加深对数字的记忆。在教学设计中,幼儿教师还要鼓励幼儿利用所学的数字,对歌曲歌词进行改变,增加趣味性。还可利用歌曲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比如排练歌伴舞《过马路》,每一位小朋友都参与其中,有的扮演红绿灯,有的扮演警察叔叔,在游戏中学会交通规则,并鼓励小朋友回到家里表演给家长看,这样,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歌曲。
        结束语
        总而言之,游戏化是幼儿园教育中的核心手段,教师要认识到游戏化教学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幼儿教育中,一定要结合实际,将教学与游戏相互引导,丰富幼儿的经验,提高幼儿的游戏水平,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去实践、去总结、去探索生活活动,让游戏成为幼儿提升的平台,从而促进幼儿素质的提升,助力幼儿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雅君.谈幼儿教学游戏化的意义及发展措施[J].才智,2019(32):114-115.
[2]居里杜孜?哈里别克.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性[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64-365.
[3]张晓梅,马雪.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与儿童心理发展[J].儿童发展研究,2018(03):5-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