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语文导学案教学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张宗保
[导读] 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进行,我国开展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于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二程希望中学    张宗保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标改革的进行,我国开展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于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高中阶段,对于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增强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能力,减轻学生面对高考的升学压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绝不仅仅只是为了减轻学生应付考试的压力,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水平,而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进行语文导学教案设计时,要从传统的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水平转变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本文结合笔者实践教学经验,为核心素养理念下高中语文导学案教学策略的探究提供自己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导学案
        引言: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教师必须要面对的事情。语文教案是语文教师展开语文教学的指示牌,在进行设计语文教案时,要注重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怎样使语文课堂达到最高的教学效率,怎样能够使语文课堂能够最大程度的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目前还没有一个较好的方案,本文仅以笔者的实践教学经验,谈谈笔者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探索所得。
        一、创设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融合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内容时,要注重创设一个活跃的教学氛围。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认清楚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在讲述语文知识时,要紧紧依靠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讲解。教师在进行设计导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主动学习。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逐渐为时代所抛弃,在教学过程中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中,学生由于深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脑海里已经形成了依赖于老师展开教学的学习习惯。在展开语文教学时,一定要注重提高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参与度,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勇于试错的能力。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们往往不是迎难而上,而是知难而退,遇到困难就把老师推到一线,让老师给自己解答问题,这种教学模式固然有它的好处,但是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水平。
        在创设活跃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是这一过程的主体,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的语言以及幽默诙谐的讲课方式,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内容的理解水平。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迎难而上,敢于面对困难,敢于克服困难,不到最后一步都不退缩,要培养学生敢于征服一座高山的精神,能够直面一切挑战的精神,敢于创新创造的精神。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知有虎,偏向虎山行,要使学生以老师作为依托进行大胆的探索,进行大胆的尝试。
        例如,在进行李白的《将进酒》学习时,我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仿写。李白的文章豪放洒脱,不拘一格学生们进行的仿写好坏程度参差不齐,但是,对于进行仿写并且能够坚持完成的同学,我都给予了一定的鼓励,肯定他们的学习成果。



        二、注重小组竞争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发现,每一位学生都有其所擅长的领域,在教学中如果能使各位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利用所擅长的领域进行强强结合,互帮互助能够极大地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能力。高中语文教学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教学内容较繁杂,教学任务较繁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肩负着很大的压力,利用小组合作能够使学生们共同分担学习压力,共同分享学习经验,能够极大地推动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
例如,进行《送东阳马生序》的教学中,我将全文划分为六部分,在班级里分为六个小组,在每一个小组中布置文言文的翻译,重点字词解释,文言句式分析,文言文赏析的教学内容。利用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进行主动学习,由于布置的任务较为繁重,能够促使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引导学生进行共同学习。而且在开展活动时,我引导各个小组进行竞争比赛,比拼出各组学习水平的高低,利用这种教学方式,激起每一位学生的好胜心,促使其能够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
        三、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培养学生文化素养
        随着网络的发展,语文教师能够查阅到大量的教学资源,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能够收集到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语文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时,要注重利用好这些网络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根据课本,依据网络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既要紧紧依赖课本,又要根据课本丰富教学内容是教学内容不仅仅限于课本。传统的高中学院教学由于面对高考的压力,所讲述内容以面对高考为最终目的,这种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提高学生的成绩水平,但是如果以长远的目光来看,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极为不利的。在进行语文的教学中,要注重利用语文知识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文化品味,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为了学生面对高考。
例如,在进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教学中,我从网络上收集到很多关于陶渊明不畏强权,不恋富贵的英雄事迹,利用陶渊明的个人经历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增强学生们心中的正义感。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采菊东篱,放眼南山的高尚德操深深印在了学生的心里,为学生描绘出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仅限于对于知识的教学,更要引导学生培养好深厚的文学素养,知识点可能会被遗忘,但文学素养会伴随着学生的终身,为我们接下来的语文教学也能够做好一个良好的铺垫。
        小结: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开展语文教学,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教学方式创设好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敢于试错,敢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开展竞争与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互补学习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教学中不能仅仅面对高考为教学最终目的,而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整体文学素养,达到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伟平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和提升策略研究     青海教育
2.杨丽 心素养视域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分析以长篇小说《月亮与六便士》为例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