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桐乡文化产业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钱佳谊
[导读]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产业”的复合概念,是以精神产品的创造、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钱佳谊  312000

       文化产业是“文化”与“产业”的复合概念,是以精神产品的创造、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其中,“文化”是一个纵向历时性的维度概念,构成了一个国家和民族共有的知识谱系、价值观念、道德信仰和艺术审美,通过人的各种活动从远古走到现今。“产业”是一个横向空间性的维度概念,包舍了技术化复制方式、规模化生产模式和资本化经营形态。
        我的故乡是一个叫桐乡的小城市,它错落在杭州及上海这样的繁华大都市之间,源于嘉兴又与嘉兴截然不同,它有属于它自己独有的一股宁静。风雅桐乡,人文渊薮。在历史深处,上下五千年,写满了良渚先民以勤劳为曲、信仰为歌,领唱着中华民族奔腾浩荡的历史之歌。积腚定下的深厚文化,为社会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
        对于桐乡已有的文化底蕴我深感自豪,桐乡人才辈出,仅史志上记载的人物就有数百位,文化巨匠茅盾,漫画大师丰子恺,金石篆刻家钱君匋,摄影师徐肖冰,当代文学大师木心等等。如今桐乡因为乌镇而被人渐渐熟悉,越来越多的人来参观这座城市,它独有的恬静悠然自得慢生活方式逐渐被打破,随之而来的文化产业越来越兴起,为此桐乡做了许多的努力。
        漫步桐乡,如沐春风:城市道路千净整洁,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更有那蔚然成风的志愿服务、不断涌现的凡人善举,于无声处传递着文明之风吹来的阵阵暖意。让每一面墙壁增添文明色彩,让每一个角落劲吹文明新风。在桐乡的街道上及路边每一面白墙上经常能看到包含中国梦、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市民文明公约等内容的文化长廊:头巷尾、公园绿地也都随处可见精心制作的公益广告、景观小品以多种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校园,书香氤氲,环境优美,散发着浓郁的文明气息。2012年,桐乡提出建设“人文名城”,开启了桐乡市文化建设新篇章。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围绕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全面提升城市人文内涵,打造风雅桐乡。
        2017年,桐乡市文化发展大会举行,以文为媒,为“风雅桐乡”勾勒出更清晰的蓝图。去年以来,《桐乡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桐乡市文化产业发展三年实施方案》和文化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相继出台。日前,“心的乌镇?最美的相遇”——2018深圳(桐乡)文化产业招商推介会举行,借助专场推介会的东风,7个文化产业相关项目于当天现场签约。这些年,桐乡注重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基因,进一步涵养城市内涵,传承城市文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这些年,桐乡注重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基因,进一步涵养城市内涵,       传承城市文脉,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层次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如果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是城市的内涵和灵魂,那么文化设施就是城市的构架和血肉。
       总面积6950亩的桐乡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于2013年设立,同时还成立了文管委专门负责园区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目前,园区内已经引进了中央新影集团、华策影视等多家文化企业,其中CCT新影时空?中央新影桐乡园一期将于年底竣工,桐乡?浙江传媒华策电影产业园已经开工建设;计划总投资100亿元的乌镇互联网产业园规划占地1平方公里,截至目前,产业园内已经引进注册企业40多家;濮院320创意广场经过多年提档升级,入驻企业达60多家,涵盖了毛衫设计、电子商务、活动策划、宣传推广、专业摄影等服务门类;利用原国土局办公楼引进天鸽娱乐互联网文化产业园项目,将重点打造互联网娱乐游戏运营平台和文化贸易平台。2018年8月,座落在市区凤凰湖边的桐乡市首家伯鸿城市书房经亮相,深受广大市民追捧,至当年底,全市共有5家伯鸿城市书房相继建成并启用。截至今年6月底,全市伯鸿城市书房已新增图书借阅证6000多张,借书量9.3万余册,接待读者近40万人次.接下来,会展中心、乌镇大数据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数字经济小镇、崇福、濮僕院等地的伯鸿城市书房也将于近期启用。未来,伯鸿城市书房将实现全市各镇(街道)全覆盖,一同亮相的,还有一批伯鸿乡村书屋,“十分钟阅读圈”将不再是梦。
        洋溢着浓郁的经济脉息,是桐乡文化另一个突岀的特点。而文化产业的发展,正是生动的注脚.百年老字号“丰同裕”把蓝印花布“整出生活味、整岀互动性”,这是桐乡将传统文化创新外化于行的一次尝试;“恒基建设”建起了国学馆,将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写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铭龙”把党建变成企业的自觉行为,红色凝聚力创造每年95%以上的职工返岗率;“朝晖过滤”探索建立“关爱小候鸟”模式,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这是现代企业文化内化于心的实践不日新者必日退”。怀着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市第十四届党代会第三次会议提出:“要突出以文塑城,高水平打造风雅桐乡,全力构建优雅文明、气质出众的人文名城。
        如今的桐乡城乡,农村文化礼堂星罗棋布,城市书房成为城市亮丽风景,越来越多的人在一座座“文化地标”里获取文化的滋养。如今的桐乡大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蔚然成风,“最美现象”由盆景变风景成风尚
        如今的桐乡,文化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如今的桐乡是令我感到骄傲的文化圣地,是我引以为傲的故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