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园体育活动为实践载体与德育渗透途径的契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钟文彬
[导读] 校园体育活动中,德育是必须要严抓的一个部分,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地方,需要融入更多正能量的活动,引动学生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四好的优秀青年。

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  钟文彬

摘要:校园体育活动中,德育是必须要严抓的一个部分,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地方,需要融入更多正能量的活动,引动学生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成为“德、智、体、美”四好的优秀青年。同样的国家也需要一群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的青年作为新鲜的血液。在平时的学校生活中,需要融入一定的体育课程,让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德育教育,让德育渗透在日常的教学课程中。
关键词:德育;体育活动;内涵;激励
        现在社会需要的不仅是一个成绩好的青年,还需要一个健康积极的身体和精神。所以,德育活动是学校的一大课题。在平时的德育活动给中,可以借助体育活动渗透德育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拔河活动等帮助同学们建立友好的团队精神,增强团队之间的凝聚力,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个人对团队的贡献,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信心和养成良好的积极品质。
        一、德育在体育活动中的实施
        体育活动是我们所推崇的一项重要的德育渗透活动,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学习精神。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遵守体育竞技规则,遵守体育规则,培养竞技精神等等。参加这些活动能够带动学生参与体育文化的热情,让学生在养成良好的身体素质的同时增长自己的课外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让自己能够在学习之余还能够锻炼身体,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有的学生的身体素质可能不过关,他们从小的体育锻炼就相对缺乏,没有良好的锻炼习惯。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气馁或者退缩等等,这个时候,老师需要发挥指导作用,积极辅导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克服畏难的心理。还有的学生可能是家里的独子或者独女,他们从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里,他们不喜欢锻炼或者没有积极性等等,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格外需要注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拜托懒惰或者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坏习惯。
        八百米是我们经常跑的一个项目。老师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辅导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老师需要给学生讲授跑步的技巧,帮助学生科学的跑步,摆脱不好的坏习惯。在学习跑步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耐力,学生在跑步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懒惰而不想去跑八百米,从而找个各种各样的借口,不愿意去跑步。还有的是害怕自己不能够跑及格,然后就破罐子破摔而不用尽全力去跑步。老师需要正确的引导学生,老师不能够因为学生的不积极跑步而生气,批评学生。要正确的教导学生,人生的路也如马拉松一样,需要的是坚持努力去跑,不能够因为一些困难就放弃了追逐。生活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需要的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克服困难的决心,每克服一个困难就成功了一步。在体育锻炼中,可以锻炼到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
        二、德育在体育竞赛结果中实施
        人生之路没有什么是一定会以成功结尾的。


人生的很多事情的结果可能都不会是我们所预料的一样,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培养我们面对结果的心态。所谓成而不骄,败而不馁。面对人生各种各样意料外之的结果,都要学会用坦然的心去面对。我们不可能总是能够顺利的完成一件事情,所以我们需要对学生的德育工作中加入体育竞赛去渗透德育建设。在平时的体育考试中,学生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比如说没有正确掌握跑步的要领导致的失分等等,这些都导致预期的分数跟实际的结果不一致。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及时的帮助学生,纠正同学错误的动作,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老师也要告诉学生,在体育中,重要的是领会体育精神,作为非运动员,结果不是我们所看重的,重要的是是否在这个过程中领会到了体育的快乐,是否能够和他人达成良好的竞争关系,是否吸取经验教训等等。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老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引导者,所以老师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发挥出榜样的作用,以身作则,告诉学生什么才是正确的、应该学习的,什么是错误的,应该避免的。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就会影响学生本身,在今后的生活中,学生应该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一些不良行为。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老师不仅是传授知识的一方,同时也是评价学生的主体,老师的精神面貌会极大的影响学生本身,所以,老师要以身作则,传播正能量,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
        此外,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温和,懂得学生的心理。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才是好的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采用幽默、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这样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对课程产生排斥感。如果采用批评、严格的教学模式的话,学生可能会产生叛逆心理,使得学生厌恶学习。所以,老师需要格外注重教学方式。在课程中,老师要以德服人,使得学生信任。
        四、结合体育教学,介绍我国体育发展史
        (1)我国得体育运动从很早以前就有了,体育运动的形式也十分的多样。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蹴鞠等体育经济比赛.还有投壶、射箭、马术等等形式多样的体育项目。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有太多能够和学生分享的故事了,所以,老师能够适当的引用素材,能够极大提高学生听课的热情。
        (2)用体育健将的故事打动学生们、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刘翔的英勇身姿,有着亚洲飞人之称。苏炳添打破了世界短跑记录.中国女排为中国夺得了一块有一块金牌。他们为了国家的荣誉而奋斗,为了民族而奋斗。他们身上背负的责任使得他们不敢偷懒,日复一日的训练。这些事迹都可以用来打动学生们,让他们备受鼓舞,立志成才。
        总而言之,体育运动中的德育教育需要用到体育的方方面面知识,老师需要结合时代的更替对自身的教学素养做出相应的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需要不断探索、总结出适合教学的方法,培养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马丽.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7.
[2]郭佳男.试论中体育教育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J].当代体育科技,2017,7(19):7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