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周丽
[导读] 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情感交流及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持续改进。

四川省内江市第三中学  周丽   641000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普遍存在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情感交流及课堂效率低下等问题,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持续改进。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教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采取可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技能,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在教学理念与方式等方面加强创新,在教学各环节有效渗透激趣法,使学生维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以推动语文教学改革。
关键词:激趣法 初中语文 课堂教学 应用探析
        引言: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语文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化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关注学生成长需求的同时提升其语文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正是要求教师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观察与行动,通过启发与引导帮助学生主动理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围绕学生兴趣点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将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一、新课导入环节激趣
        在新课导入环节引入激趣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集中学生注意力的同时,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如《皇帝的新装》教学中,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让学生回忆以往看过的童话故事,并给其他学生讲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故事,营造开放性的教学氛围。用多媒体播放关于皇帝新装童话故事的视频,通过多媒体的声音与图片及文字等丰富信息载体的形式,带给学生更多感官刺激。同时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的人物背景,包括生长环境、代表作及作品思想寓意等,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也可以引入白枫麟的经典佳句“所谓名人效应就是:她说一句,你觉得不对,还没法反驳,生怕自己成了看不懂皇帝新装的群众”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使其能够积极投入到文章阅读与分析理解中。
        二、引入趣味典故,创设问题情境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初中语文教学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决于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内容。教师将丰富有趣的学习资源融入课堂,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处于兴奋状态并积极思考。如教学《月亮上的足迹》,笔者以“阿波罗计划”的历史和“嫦娥奔月”的故事导入,提出相关问题自然过渡到文本教学中:1“.航天飞机”和《嫦娥奔月图》分别代表了什么?2.你了解美国宇航员登月的故事吗?提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促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月亮上的足迹》一文。
        三、强化角色表演,创设游戏情境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小说、戏剧等情节性较强的文本,其中包含着大量的场景和对白。教师在教学此类课文时,可以选择一些片段让学生边想象、边表演,以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其在表演体验中发现问题、获得新知。


如教学《核舟记》一文时,学生理解苏轼、黄庭坚、佛印三人所坐位置及神态时较为吃力,教师便可以选择三个学生扮演文中的三个人物,按照文中的描述来确定位置,并模仿三人不同的神情、动作,直观地还原文本内容,让学生由此明白雕刻者技艺的高超。再如教学《孔乙己》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为到位地理解孔乙己拿钱动作背后的心理变化,笔者让学生重点表演其“排出九文大钱”“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的动作及神态,揣摩其心理感受。
        四、巧用多媒体课件扩充课堂知识,优化初中语文教学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某些文章,涉及了很多方面的知识,但是教材中体现出来的内容却很少,教师不妨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来直观呈现教材中隐藏的知识点,进而扩充课堂知识容量,有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多媒体课件集声音、视频、文字、图片于一体,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图文并茂的知识内容。
        五、运用课后活动,拓展生活化教学
        为巩固学生发现生活问题、解决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教师还应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展现平台,以深度锻炼与巩固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生活化教学得到有效拓展。为此,一方面,教师要抓住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实时启发学生的生活化思维,锻炼与巩固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今天早上阴雨绵绵,教师就可利用早自习或课前几分钟时间组织学生结合这一场景写一篇简短的生活随笔,并选出优秀的学生作品在全班朗读,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生活的关注程度,实现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持续培养及实时锻炼。另一方面,教师要以生活为主题,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以歌颂祖国、歌颂春天等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诗朗诵活动等,在实践中锻炼与巩固学生的实践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与思维,使生活化教学理念得到深度拓展。
        六、语文作业设计环节
        作业应当能够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望,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如课后读物推荐与阅读心得分享等。迎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天性,设计竞赛练习题,如举办古诗词大王的竞赛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结束语
        兴趣是学生坚持自主学习的关键要素,在教学改革与学习质量持续改进中发挥重要作用。教师应当围绕学生学习情况与教学内容等灵活采取趣味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开放性教学氛围中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唐文琳.激趣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教育革新,2020(08):22.
[2]孟庆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激趣法的应用研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04-312.
[3]吴智江,黄雪尖,何春元.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激趣法的应用探索[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六卷).:《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8:750-7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