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指导下小学数学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上   作者:胡钻南
[导读] 核心素养的建构在当代备受关注,更是日常教学的重要载体。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中心小学  胡钻南

摘要:核心素养的建构在当代备受关注,更是日常教学的重要载体。数学老师应该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进步,保障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最大程度上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数学精神和态度,为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策略探讨
        前言: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关键和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体现在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层理解和技能的掌握中。数学教师应该重视核心素养的渗透落实,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一、借助图形结合,培养数学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图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教学思想,更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重要模式,通过数形结合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具体化,能够增强学生的数感。因此,老师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数字与图形的对应关系,在数学教学中将数量关系转化为直观简单的图形,利用图形促进学生将抽象的数字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小数时,抽象的小数知识不利于学生的记忆和深层次理解,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正方形促进学生小数意义的理解,在正方形上标上0.1、0.01、0.2、0.02、0.03这样的小数,实现在数形结合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信息化教学,增添课堂趣味
        在新的教育时期,息化教学为数学课堂增添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更通过趣味性教学因素的融入,实现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感、愉悦感,能够实现学生在直观化、具体化的课件中认识抽象性的数学问题,减轻了学生学习中的心理负担,能够切切实实增强学生的知识能力。例如:在《统计图》的学习中,为了促进学生对统计图绘制的了解和步骤的掌握,老师利用Flash动画给学生播放,从数据分析到绘制统计图的全过程,促进学生在视频的观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学习的快乐感,也能够通过Flash动画引导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清晰、更加深刻地学习到统计图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运算能力。在《图形的放缩》学习中,为了实现学生直观的感受图形的缩放,用Flash动画进行辅助教学,将长方形、正方形、长方体、正方体等等日常接触的图形进行直观性的缩放,现学生在Flash动画感受图形的缩放,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
        三、重视小组合作,培养数学思维
        课程改革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数学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重视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展开,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一起探讨数学问题,一同解决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提升创新能力,掌握数学的本质规律。例如:在梯形的面积学习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们通过小组讨论,一同将梯形面积公式进行推导,这时学生们在自主阅读课本的基础上,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将纸片折一折、剪一剪、叠一叠,并且联系之前所学习的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以及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找到梯形面积公式的分析思路和推导过程,学生们在交流操作中思维更加开阔,不仅加深了知识印象,还提升了综合能力。



        四、丰富评价方式,促进综合发展
        以往的教学中,老师通过课堂提问考试或阶段性测试对学生进行评价。其实客观来看,这样的评价方式虽然能够保证教学进度,但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建构,老师不能够拘泥于特定的评价标准,而应该丰富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以评价为契机,引领学生发展。例如:在有关图形周长的一些计算题中,班级中学生有的喜欢用乘法解决,有的喜欢用加法解决,虽然乘法更符合普通人的思维,但是老师也不能一味的否定用加法计算的同学,而应该因势利导,积极鼓励,帮助他们找到计算更为精确、更加科学的方法,在平时还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看学生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及时的鼓励和赞扬,从而帮助学生恢复自信,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在日常的评价中,应该积极用评语评价代替分值评价,不但对学生起到鼓励作用,还能够有效地完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建构。
        五、利用思维导图,培养数学思维
        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采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在黑板或利用多媒体将思维导图展示在学生面前,促进教学内容直观性、形象化,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例如:在“圆”的教学课堂中,老师根据教学过程,在黑板上一步步完善思维导图的构建,从组成要素到元素中半径与直径的关系,再到圆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从而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构建中掌握完整的圆的知识链,从而使得教学环节无缝衔接,将学习内容完整性、整体性的传授给学生。并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活跃学生的思维,找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提升逻辑推理,更牢固的掌握数学知识。
        六、增强思想教育,培养学习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基于核心素养,优化教学,老师不应该仅仅将工作重心放在数学基础知识的讲授中,更应该强调思想教育,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同时,过思想教育的影响,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观念,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端正日常学习态度,这对于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例如: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述更多的数学史,通过数学公式、定理的由来,通过一些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到一代代前辈对数学知识的渴求和对真理的追求。
        结束语:核心素养是育人目标的全面演绎,应该将其落实到小学数学教育的全过程,实现以核心素养为指导,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为数学课堂增添更多的趣味性的因素,以趣味因素吸引学生的课堂融入,提高学生的数学情感,实现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求知、快乐成长,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海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15.
[2]陈陶.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65.
[3]杨绵绵.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能力培养[J].当代家庭教育,2020(27):85-86.
[4]包未珍.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对核心素养的有效融入[J].新课程,2020(43):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