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4   来源:《文化研究》2020年6月下   作者:罗勇
[导读] 在新课标进程的不断推动背景下,高中教育越来越注重人性化、高效率化和高质量化,以期学生综合学科素质水平的发展。

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南闸中学 罗勇  434300

摘要:在新课标进程的不断推动背景下,高中教育越来越注重人性化、高效率化和高质量化,以期学生综合学科素质水平的发展。高中信息教师有必要学习专业的教学知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积累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适用于所教学生,同时促进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真正实现高质量的信息教学。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
        引言:21世纪最典型的社会特征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各领域、各行业的普遍运用。在此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一门重要学科,走入教育的视野范围。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深知提高本学科教学有效性的价值以及意义,其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至关重要,有利于学生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辅助自身的学习生活,以便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切实提升学科教学效益及其质量的方式方法,得出如下认识与感悟,旨在抛砖引玉,引发更多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广泛关注,从而推动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更好发展。
        一、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行为
        转变教学观念是提升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最基础的一点,只有思想改变了,才能全身心地去思考如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也才能想方设法地去学习,去进步。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的设置方式和排版并不是尽善尽美,至少对于高中生来说,按照课本上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于高中生掌握信息技术的时代要求。因此,教师的教学观念要转变,教材只是一个参考,并不代表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就要按照教材来进行,那样只会让学生丧失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挫伤参与积极性。教师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整合教材资源,创造出高于课本的教学设计和课例。此外,教师也得重视自己,重视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面对其他教师所谓的“让课”,要有自己的职业操守,要为学生负责,要为自己负责。同时,教师也得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转变学习观念,现在是信息技术时代,只有掌握扎实的基本功,才可以适应未来的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新的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冲击所淘汰。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获得信息技术知识
        综观当前的教学实践,不难发现课堂教学仍停留在“教师讲,学生听”的层面。教师牢牢把控教学节奏,将所要学习的知识与内容一股脑儿地灌输给学生,学生只能像容器一样被动接受来自教师所倾倒的知识。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受到极大的压制,不自觉地产生抵触学习的不良情绪,而且,教师讲授的知识也往往难以留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学生理解、记忆、实际运用起来都存在极大的难度,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针对上述情况,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应当一改以往“满堂灌”“一言堂”落后的教学模式,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获得知识。通过自主努力获得的知识,学生无论是理解还是记忆、运用,都会更为得心应手。这不失为提高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三、倡导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到提出问题与合作解决的重要性。对于能够解决自身问题的学生,教师不需要进行培训,但对于那些无法自行解决问题的学生,小组合作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互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另外,教师应注意具体分工,合理分工。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为小组学习的大师。除此之外,教师应有意识地增强研究小组的集体感受,鼓励小组成员了解他们的行为对整体学习效果的影响,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鼓励学生创造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进步的环境。在合作过程中,学生的活动相对分散,干扰因素相对较多,教师必须参与教学活动、宣传政策等,以便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提升服务效率。
        四、凸显分层教学,发展学生特质
        因材施教是很多教师挂在嘴边的常用词,但是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的人却寥寥无几,一是因为教师要“顾全大局”,“开小灶”让一些学生觉得教师对待学生不公平;二是因材施教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仔细研读教学内容,并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把控学情,维护一个课堂秩序不被破坏。基于以上原因,使得教师更多选择的是全班一个模式的教学方法。正所谓“十个手指头伸出来都有长短”,学生的学习更是如此,有第一名就会有最后一名,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因材施教不是对学生的歧视,是为了学生可以更好、更高效地学习,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进步,都有收获。
        结束语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一是让学生转变对信息技术的观念,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实现途径就是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于他们未来的重要性;二是教师要改变教学方针,通过创造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身心放松,尽最大可能地去思考、去学习;三是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交流,有效的交流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喜欢上信息技术的课堂;四是教师要注重课堂成果展示,让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都得到教师的认可,也通过成果展示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姚政发.翻转课堂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19,35(12):45-46.
[2]胡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9,18(10):66-67+70.
[3]卢振韬.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浅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09):2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